美國首部穩定幣法案出臺 加密行業監管新裏程碑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國首部穩定幣法案:加密行業監管新裏程碑

美國出臺了首部針對加密貨幣的專項監管法案,這對全球最大金融市場而言具有裏程碑意義。然而,這僅是監管進程的開端,更復雜的監管框架仍在構建中。

新規將允許使用ETH或比特幣進行日常消費,並有望納入養老金和401k帳戶投資範圍。法案通過得益於高層的斡旋,但市場反應卻出人意料。盡管迎來多重利好,比特幣價格卻未見明顯漲,顯示市場投機氛圍濃厚。

不過,市場結構與監管框架的完善才是根本性變革。多家大型銀行表示將推出自有穩定幣或代幣化存款,顯示轉型進程可能超預期加速。這些銀行已組建大規模數字資產團隊,並投入巨資進行多年研發。

加密貨幣與金融科技正在深度融合,重構金融基礎設施。傳統支付體系也將迎來結構性變革,支付巨頭的重要性或將在未來十年顯著下降。但他們在客戶服務、爭議處理和商戶管理方面積累的優勢不容忽視。

未來三年可能湧現針對不同場景的細分穩定幣。傳統金融機構、基礎設施銀行以及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有望成爲主要受益方。DeFi領域也將從中獲益,大量資金可能注入各類DeFi協議。

相比之下,區域性銀行可能成爲最大輸家,其長期衰退趨勢或將加速。投資銀行的傳統業務模式也將受到資產代幣化的衝擊。爲交易平台提供技術方案的基礎設施商可能比發行方更具優勢。

ETH大漲背後:基本面質變與政策利好

ETH/BTC匯率在兩個月內近乎翻倍,反映出市場預期的重大轉變。數字資產托管機構的大規模買入成爲主要推動力,其核心邏輯是認爲以太坊將成爲穩定幣生態的基礎設施層。

以太坊正經歷幾個關鍵變化:首先是組織文化革新,效率問題正在改善;其次是監管環境改善,爲行業提供確定性;此外,作爲底層基礎設施的價值捕獲能力也在增強。這些變化構成了實質性的基本面改善。

然而,加密領域仍存在認知缺口。當政策落地成爲新聞時,新投資者才開始關注,市場遠未充分定價。穩定幣政策正帶來結構性變化,使以太坊顯著受益。

市場運作機制存在悖論:越是去中心化的系統,越需要中心化的市場領導力。以太坊當前面臨的市場聲量不足,與其相對低調的公衆形象相關。

對於投資者而言,核心問題在於如何界定加密市場的"別人"。目前加密原生資本已充分布局,傳統金融資本雖入場緩慢但已有跡象。真正的配置浪潮仍需等待。

數字資產財管公司激增:機遇與挑戰並存

數字資產財管公司大量湧現,這一領域正呈現爆發式增長。雖然行業將經歷優勝劣汰,但持續吸引投資。見證全新企業類別的誕生,是難得的投資機遇。

優質投資標的的關鍵在於:1)可持續的商業模式;2)足夠大的市值;3)主流市場認知度;4)清晰的價值主張;5)優秀的執行能力。團隊需要兼具加密原生營銷能力和傳統金融工具運用能力。

然而,市場已顯現疲軟信號。加密貨幣的季節性特徵突出,即將進入傳統弱勢週期。數字資產價格更依賴市場動能而非基本面指標,當前"漲趨勢自我強化"機制正在減弱。

近期多家加密巨頭提交IPO申請,市場仍具投資熱情,但估值體系分化明顯。部分私有項目估值僅爲上市同行的35%,而某些上市公司市盈率高達60倍。預計第四季度將湧現更多IPO案例。

市場資金呈現兩極分化。Pre-IPO輪次更具吸引力,種子輪等早期投資依然活躍,但A-C輪等中間階段相對冷清。公開市場已容納衆多"合格"企業,投資組合必然會配置多家加密交易平台,只是權重會有所差異。

宏觀經濟與政策風險:通脹、獨立性與地緣政治

當前宏觀數據符合預期,降息理由不足。關稅政策影響顯現,受衝擊品類價格顯著漲。联准会獨立性面臨挑戰,這可能導致長期通脹惡化。今年降息可能性基本排除,联准会必須捍衛政策獨立性。

聯儲政策取決於集體決策。當前FOMC中位數觀點偏強硬,政治壓力難以輕易改變決策。需區分通脹驅動因素:關稅衝擊屬一次性影響,真正的風險在於財政失衡。

在國際關係方面,中歐關係近期趨於緊張。原定歐盟主辦的會議在中國反邀下被迫調整,歐洲代表團陷入被動。這暴露了歐洲的戰略困境和經濟脆弱性。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即將實施《穩定幣法案》。該法案生效後,或將推出港幣或人民幣錨定穩定幣。在當前中國推進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拓展非美元貿易的背景下,這一動向值得密切關注。

ETH0.07%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Hodl信仰者vip
· 3小時前
市场剧烈波动仍在200日均线上方 风控优先
回復0
TokenDustCollectorvip
· 3小時前
梭哈牛市就在眼前
回復0
LowCapGemHuntervip
· 3小時前
来得好慢 等几年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