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跨鏈橋從V1到V2的演進:技術、商業與挑戰分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演進分析

引言

跨鏈橋在當前多鏈生態中仍然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雖然市場情緒趨於平淡,但這恰恰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客觀審視歷史演進的機會,從中挖掘一些不變的真理。

2023年,LayerZero憑藉其獨特的"超輕節點"架構迅速崛起,成爲跨鏈領域的明星項目。當時其估值就高達30億美元,2024年推出的V2版本更是帶來了3000萬筆鏈上跨鏈交易,鞏固了其行業領先地位。

LayerZero的Omnichain願景吸引了衆多開發者,也獲得了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然而,它同時也因中心化和安全性等問題遭受質疑,引發了行業熱議。

有人批評其爲"技術垃圾"、"超級中介",認爲V1版本僅僅是個框架而不做實事,本質上不過是個2-of-2多籤模型。而V2版本則被指責不承擔跨鏈驗證網路(DVN)的安全責任,是在空手套白狼。

也有人認爲,LayerZero三年多來的商業模式切入可謂精彩絕倫,堪比古代的合縱連橫之策。

本文將從技術方案出發,深入分析LayerZero的商業模式,以評估其基礎是否穩固,還是僅僅是建立在沙灘上的空中樓閣。

超級中介還是商業奇才? 回看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這一年

一、技術分析:LayerZero的架構演進與安全假設

1.1 V1:超輕節點及安全隱患

LayerZero V1引入了"超輕節點"概念,在各鏈上部署輕量端點合約作爲消息收發點,由預言機和中繼者兩個鏈下實體協同完成跨鏈消息驗證。這種設計將繁重的區塊同步與驗證計算工作轉嫁給了預言機和中繼者,保持鏈上合約極簡。

V1將這種設計稱爲"終極信任環節分離",由於避免了在目標鏈完整運行源鏈輕節點,成本遠低於其他跨鏈橋架構。然而,這種"2-of-2"信任模型雖有效率優勢,但也存在明顯安全隱患:

  • 串通風險:抗串通完全基於社會信任和經濟動機,缺乏加密經濟學的強制約束
  • 責任邊界不清:預言機和中繼者爲鏈下角色,V1無法直接控制其運行
  • 鏈級別風險:完全依賴各接入公鏈安全性,缺少中間角色仲裁機制
  • 中心化程度高:實踐中預言機和中繼者並非真正無需許可

超級中介還是商業奇才? 回看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這一年

1.2 V2:DVN機制及其安全分析

2024年初推出的LayerZero V2在驗證層引入了"去中心化驗證網路(DVN)"概念,擺脫了僅依賴預言機+中繼者的模式。DVN由多個驗證節點組成,用於跨鏈消息的籤名確認。開發者可根據應用需求,自主選擇並組合多個DVN來驗證消息,安全策略不再局限於固定的2-of-2模型。

V2的優勢包括:

  1. DVN來源多樣化,可引入更多獨立利益相關者
  2. 不同跨鏈驗證方案並存
  3. 用戶可自主選擇驗證組合

然而,V2仍存在一些問題:

  1. 安全策略碎片化,不同DVN強度差異大
  2. 應用方選擇薄弱DVN單獨驗證可能埋下風險
  3. 多DVN組合增加了系統復雜性

1.3 技術評析

從兼容性角度,V2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杆,支持EVM、SVM和Move系統,配套資源豐富,降低接入門檻。

安全性方面,V2提供了更強的安全上限,但下限也被拉低。它更像一個市場平台,讓各種驗證網路競爭提供安全服務。這可能導致責任界定爭議,且目前的"去中心化"程度仍有限,系統實質控制權仍掌握在LayerZero及其合作機構手中。

超級中介還是商業奇才? 回看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這一年

二、跨鏈賽道的隱性轉變

2.1 資本關注的宏觀趨勢

2022-2024年Web3領域融資趨勢顯示,基礎設施在不確定市場中仍具最佳確定性。CeFi類設施融資大幅下降,而遊戲在短暫熱潮後也趨於平靜。

2.2 跨鏈賽道的融資熱度

跨鏈橋作爲基礎設施的代表,具有以下優勢:

  • 多鏈爆發下的剛需
  • 解決痛點與創新機會並存
  • 平台網路效應與護城河潛力
  • 不限於資產轉移,可實現全鏈通信

2024年新增跨鏈橋融資較少,主要是因爲市場已經成熟,新玩家難以進入,且橋的產品形態發生了變化。

2.3 多鏈趨勢下跨鏈橋角色轉變

跨鏈橋正從獨立服務提供者轉變爲底層服務:

  • 跨鏈功能後臺化、服務化、接口化
  • 話語權兩極分化:新鏈上仍爲甲方,大鏈項目中則需競標

LayerZero的V2版本使其從乙方轉變爲甲方,而實際執行驗證功能的DVN成爲乙方。

2.4 LayerZero的商業策略

LayerZero定位特殊,既是公共設施又非業務最終承擔者。其策略包括:

  • 安全責任下沉至用戶應用
  • 通過利益綁定而非補貼拉攏合作夥伴
  • 積極吸納各方資源,獲得生態主體認可

2.5 LayerZero的估值挑戰

盡管交易量增長,但當前估值面臨挑戰:

  • 年度新增交易量3000萬筆,增長率26.3%
  • 粗略估算年收入在300-600萬美元之間
  • 按30億美元估值計算,PE高達500倍

這意味着短期內難以進行新一輪融資,除非有新的變現模式出現。

超級中介還是商業奇才? 回看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這一年

結語

LayerZero在短短三年內從跟隨者成長爲行業領跑者。其V1版本以"超輕節點"創新抓住市場,V2版本則通過平台化戰略綁定多鏈生態。盡管面臨批評,但其商業邏輯成功地契合了多鏈世界的需求。

技術上,LayerZero展示了行業在安全與去中心化間的不斷探索。商業上,其平台化策略值得研究,通過標準化成爲生態火炬。

雖然當前估值面臨挑戰,但考慮到其在流量方面的優勢,未來仍有可能通過新的商業模式實現突破。LayerZero的發展歷程爲我們提供了觀察跨鏈技術與商業模式演進的重要窗口。

超級中介還是商業奇才? 回看跨鏈橋LayerZero從V1到V2的這一年

ZRO-2.5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分享
留言
0/400
Gwei Observervip
· 07-19 05:17
早就说过v1不太行啦
回復0
治理提案狂vip
· 07-18 10:37
安全肯定比概念更重要
回復0
无情哈拉vip
· 07-17 13:12
V2不见得就安全了吧
回復0
The Memefathervip
· 07-17 00:03
还在刷币圈故事呢?
回復0
rug_connoisseurvip
· 07-17 00:03
兄弟 v1 就跑的 v2 能信?
回復0
数据酋长vip
· 07-17 00:02
安全性还是个迷啊
回復0
MetaMuskRatvip
· 07-16 23:38
LayerZero是吧?也就那样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