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進入青少年期 創始人剖析未來發展方向

加密貨幣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太坊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近期,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在一場行業會議上發表演講,探討了加密貨幣的實用性、支付功能以及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性等話題。他認爲,盡管加密貨幣已經度過了初期階段,但在實用性方面仍處於早期,不過正在逐步增強。加密貨幣目前進入了"青少年"時期,但實用性發展依然緩慢,主要受到此前高昂交易費用和不友好用戶界面的影響。

加密貨幣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太坊未來如何發展?

以太坊二層網路的重要突破

該創始人指出,以往網路擁堵高峯時,以太坊的交易費用曾飆升至200美元以上。他曾爲保護交易隱私而不得不支付超過800美元的單筆交易費用。但如今這種情況已經得到改善,這要歸功於以太坊二層網路的發展。二層網路通過將部分交易轉移到次級區塊鏈上,在降低主網成本和提高可擴展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業內有觀點認爲二層網路的發展可能削弱以太坊主網,但該創始人表示,二層網路的低交易費用是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的重要裏程碑,因爲它解決了大規模採用的主要障礙。目前,一些主要的二層網路之所以生態蓬勃發展,正是因爲它們成功將費用降低到0.1美元以下。此外,一些技術也實現了這一目標,使交易更加安全,同時用戶能負擔得起低廉的費用。

在去中心化和主流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除了交易成本,該創始人還提到以太坊在交易速度方面取得的進展。在以太坊完成合並並過渡到權益證明機制後,成功將下一個區塊的平均等待時間減少了一半,使交易等待時間縮短到5至15秒,而在二層網路上的交易時間甚至降至約1秒。

他還指出,加密貨幣行業面臨的另一個普遍挑戰是在滿足需求的同時保持去中心化。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創始人近期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篇帖子,呼籲以太坊二層網路更加去中心化。他認爲,在實踐中,二層網路應該繼承其基礎一層網路的安全性。目前的問題是,盡管以太坊主網是去中心化的,但基於以太坊的二層網路卻不一定如此。事實上,二層網路很難達到與一層網路相同的去中心化程度。

他表示,從2025年開始,他將只公開承認在去中心化工作中達到特定標準或更高階段的二層網路。這些網路需要理事會75%的共識才能推翻證明系統,而且至少要有26%的理事會成員獨立於開發團隊。他認爲這種要求是合理的,對網路安全也是必要的。此外,一些專注於零知識技術的二層網路也正在接近這一標準。

以太坊的用戶體驗革新與未來方向

該創始人強調了帳戶抽象技術的進步以及"用戶體驗革命"。他指出,雖然主流社會仍有理由不使用加密資產,如認爲"加密貨幣效率低下",但這並非技術局限性造成的。區塊鏈技術已經在賦予互聯網新的能力,扮演着"數字混凝土"的角色,能夠創造堅固且持久的數字結構。

目前,用戶可以創建一個智能合約錢包,只有當用戶證明自己控制特定電子郵件地址時,才能從中發送交易。這意味着現在可以將Web2的社交恢復功能引入Web3世界。

他還提到需要提高錢包安全性,特別是防範中心化參與者的侵害。他評論了極端自我主權錢包和依賴受信任第三方的傳統選擇,認爲這兩種方案都存在固有缺陷。相比之下,他認爲多重籤名智能錢包是一種更好的折中方案,可以爲用戶資金提供增強保護,同時保持高度隱私性。

此外,他還談及以太坊主網正在進行的技術改進,如增強去中心化、減少確認時間和提高可擴展性,這些進步將在以太坊未來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

根據他的預測,未來以太坊生態系統將朝着社交網絡、支付系統、私人礦池、零知識和人類證明技術的方向發展,同時兼具去中心化和實用性。

隨着這個處於"青春期"的協議逐漸走向成熟,我們將見證它在未來的發展和演變。

加密貨幣進入"青少年時期",以太坊未來如何發展?

ETH1.32%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SerumSqueezervip
· 07-22 14:02
800刀GAS? 真滴离谱
回復0
链上资深小透明vip
· 07-22 12:33
就这gas费,谁顶得住啊
回復0
GasWasterrvip
· 07-21 22:50
900刀gas费笑死
回復0
bridge_anxietyvip
· 07-19 18:43
gas 真的贵死了...
回復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7-19 18:29
关键时刻砸锅卖铁建仓 结果天天被反向做多的韭菜
回復0
Fork大叔vip
· 07-19 18:26
呵呵 l2也就骗骗新韭菜 咱们见过的分叉行情多了去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