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din.fun事件引發比特幣生態思考近期,Odin.fun項目在小範圍內引發了熱議。這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平台,爲沉寂已久的比特幣生態帶來了一絲活力。然而,3月7日發生的一起疑似黑客攻擊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此類平台安全性的擔憂。項目聯合創始人迅速回應稱,事件源於硬存款同步代碼中的一個錯誤,導致部分用戶餘額顯示超過實際存款額。他強調目前用戶資金安全,74 BTC存款交易未能在鏈上找到是因爲這個同步問題。代幣發射平台對公鏈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Solana和Base爲例,其上的熱門平台爲公鏈帶來了大量流量和資金。然而,比特幣生態面臨的挑戰更爲復雜。像Odin.fun這樣的平台通常構建在比特幣的二層網路上,以提升用戶體驗並降低交易成本。但這也意味着它們難以直接共享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Odin.fun的這次事件正是這一問題的體現。更值得探討的是,這類搭建在二層網路上的代幣發射平台,是否真能爲比特幣生態的復興帶來足夠的動力和吸引力?## Odin.fun的產品設計邏輯Odin.fun於2025年2月問世,由比特幣序數市場Bioniq的創始人創立。本質上,它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據官方數據,平台上線一個月內,交易量超過1000BTC,活躍地址突破3.7萬,其主要代幣市值一度達到3500萬美元。Runes協議是繼Ordinals和BRC-20之後,爲解決比特幣上資產發行和轉帳效率問題而提出的新協議。正是這些創新,爲比特幣生態帶來了除價值儲存外的新玩法,推動了2023年和2024年比特幣相關基礎設施的爆發式發展。Odin.fun的核心優勢在於其用戶體驗設計。平台實現了Runes資產的秒級發行和一鍵交易,據稱可在2秒內完成交易確認。此外,平台還提供了帳戶抽象、無Gas交易、免重復籤名確認等便捷功能,大大簡化了用戶操作流程。這些優化主要得益於Odin.fun採用的二層解決方案Valhalla。用戶需要通過比特幣錢包創建帳戶,並將比特幣充值到平台,實際上是一個跨鏈到二層網路的過程。然而,官方並未詳細披露其二層技術的具體實現方式。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平台技術上的一些不足。據聯合創始人解釋,用戶存入的資金會進入一個去中心化的多重籤名設置,然後轉移到Odin.fun智能合約中。平台聲稱採用多重籤名來保障資金安全,但這種模式本質上仍類似於中心化交易所的運作邏輯。有分析指出,Odin.Fun上用戶持有的BTC實際上是存在於ICP公鏈上的ckBTC。雖然這種方式可能比一般的跨鏈橋更安全,但仍然存在一定風險。作爲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Odin.fun採用了獨特的代幣發行機制。初始階段,代幣沿綁定曲線交易,80%供應量以固定價格售出。完成初始發行後,剩餘20%代幣和一定數量的BTC會被存入AMM池,支持後續交易。平台還支持做市商(LP)參與,並採用推薦返利的營銷模式。## Odin.fun能否推動比特幣生態復興?當前,比特幣生態發展面臨瓶頸,缺乏能引爆全民參與的爆款項目。雖然Odin.fun在短期內引起了一些關注,但其影響力和市場規模遠不及此前的銘文熱潮。與Solana上的Pump.fun或Base上的Viturals相比,Odin.fun似乎未能爲比特幣生態帶來同等程度的活躍度。其最高市值僅達3500萬美元,遠低於其他公鏈上熱門項目的水平。事實上,類似的代幣發射平台在比特幣生態中並非首次出現。此前,比特幣二層網路Fractal、閃電網絡和Stacks等都曾推出類似產品,但均未取得顯著成功。這反映出,僅依靠模仿其他公鏈上成功模式,難以在比特幣生態中激發同樣的熱情。Odin.fun能引起一定關注,主要得益於其結合了Runes這一與比特幣主網關聯較密切的新資產發行方式,以及當前市場缺乏熱點的背景。然而,這種影響力可能難以持續。對比特幣生態而言,Odin.fun缺乏如銘文般的獨特創新性和足夠的炒作熱點,難以成爲推動整個生態復興的關鍵力量。對投資者而言,參與此類項目時應保持謹慎。選擇潛力項目時,可關注社區活躍度和資金支持情況。但需要認識到,這本質上仍是一種高風險投資行爲,與傳統的Meme代幣炒作類似。
Odin.fun事件引發思考:比特幣生態如何突破瓶頸
Odin.fun事件引發比特幣生態思考
近期,Odin.fun項目在小範圍內引發了熱議。這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平台,爲沉寂已久的比特幣生態帶來了一絲活力。然而,3月7日發生的一起疑似黑客攻擊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此類平台安全性的擔憂。
項目聯合創始人迅速回應稱,事件源於硬存款同步代碼中的一個錯誤,導致部分用戶餘額顯示超過實際存款額。他強調目前用戶資金安全,74 BTC存款交易未能在鏈上找到是因爲這個同步問題。
代幣發射平台對公鏈生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Solana和Base爲例,其上的熱門平台爲公鏈帶來了大量流量和資金。然而,比特幣生態面臨的挑戰更爲復雜。像Odin.fun這樣的平台通常構建在比特幣的二層網路上,以提升用戶體驗並降低交易成本。但這也意味着它們難以直接共享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Odin.fun的這次事件正是這一問題的體現。
更值得探討的是,這類搭建在二層網路上的代幣發射平台,是否真能爲比特幣生態的復興帶來足夠的動力和吸引力?
Odin.fun的產品設計邏輯
Odin.fun於2025年2月問世,由比特幣序數市場Bioniq的創始人創立。本質上,它是一個基於Runes協議的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據官方數據,平台上線一個月內,交易量超過1000BTC,活躍地址突破3.7萬,其主要代幣市值一度達到3500萬美元。
Runes協議是繼Ordinals和BRC-20之後,爲解決比特幣上資產發行和轉帳效率問題而提出的新協議。正是這些創新,爲比特幣生態帶來了除價值儲存外的新玩法,推動了2023年和2024年比特幣相關基礎設施的爆發式發展。
Odin.fun的核心優勢在於其用戶體驗設計。平台實現了Runes資產的秒級發行和一鍵交易,據稱可在2秒內完成交易確認。此外,平台還提供了帳戶抽象、無Gas交易、免重復籤名確認等便捷功能,大大簡化了用戶操作流程。
這些優化主要得益於Odin.fun採用的二層解決方案Valhalla。用戶需要通過比特幣錢包創建帳戶,並將比特幣充值到平台,實際上是一個跨鏈到二層網路的過程。
然而,官方並未詳細披露其二層技術的具體實現方式。此次事件也暴露了平台技術上的一些不足。據聯合創始人解釋,用戶存入的資金會進入一個去中心化的多重籤名設置,然後轉移到Odin.fun智能合約中。平台聲稱採用多重籤名來保障資金安全,但這種模式本質上仍類似於中心化交易所的運作邏輯。
有分析指出,Odin.Fun上用戶持有的BTC實際上是存在於ICP公鏈上的ckBTC。雖然這種方式可能比一般的跨鏈橋更安全,但仍然存在一定風險。
作爲代幣發射和交易平台,Odin.fun採用了獨特的代幣發行機制。初始階段,代幣沿綁定曲線交易,80%供應量以固定價格售出。完成初始發行後,剩餘20%代幣和一定數量的BTC會被存入AMM池,支持後續交易。平台還支持做市商(LP)參與,並採用推薦返利的營銷模式。
Odin.fun能否推動比特幣生態復興?
當前,比特幣生態發展面臨瓶頸,缺乏能引爆全民參與的爆款項目。雖然Odin.fun在短期內引起了一些關注,但其影響力和市場規模遠不及此前的銘文熱潮。
與Solana上的Pump.fun或Base上的Viturals相比,Odin.fun似乎未能爲比特幣生態帶來同等程度的活躍度。其最高市值僅達3500萬美元,遠低於其他公鏈上熱門項目的水平。
事實上,類似的代幣發射平台在比特幣生態中並非首次出現。此前,比特幣二層網路Fractal、閃電網絡和Stacks等都曾推出類似產品,但均未取得顯著成功。這反映出,僅依靠模仿其他公鏈上成功模式,難以在比特幣生態中激發同樣的熱情。
Odin.fun能引起一定關注,主要得益於其結合了Runes這一與比特幣主網關聯較密切的新資產發行方式,以及當前市場缺乏熱點的背景。然而,這種影響力可能難以持續。對比特幣生態而言,Odin.fun缺乏如銘文般的獨特創新性和足夠的炒作熱點,難以成爲推動整個生態復興的關鍵力量。
對投資者而言,參與此類項目時應保持謹慎。選擇潛力項目時,可關注社區活躍度和資金支持情況。但需要認識到,這本質上仍是一種高風險投資行爲,與傳統的Meme代幣炒作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