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
最新
熱門
資訊
我的主頁
發布
掃描下載 Gate App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花泽翼
2025-08-15 12:30:52
關注
牛市節奏起來了, $BTC / $ETH 輪番上臺,機會多到眼花。現實卻是:真能把時間變成回報的項目不多。過去一個月我盯緊了 @nubit_org,原因很簡單——它不是再造一條“類 BTC”側鏈,也不是玩跨鏈包裝,而是把速度和可編程性直接塞進比特幣生態裏,定位是“原生升級 + 軟分叉路線”。官方把這次升級叫 Bitcoin Thunderbolt,核心技術是 UTXO Bundling:不在鏈上搬 UTXO,而是通過“密鑰微調(key tweak)”把一組 UTXO 的花費權在鏈下瞬時重分配,等於是把“1 次只能轉 1 個 UTXO”的單車道,拓成多車道的快車道。這套思路保持了 BTC 的信任模型,但把速度與吞吐拉滿——外媒報道主網實測做到 ~2.897 秒/筆的體驗級別。
誰在做、誰在背書?
Thunderbolt 是由中本聰時代的礦工、鯨魚與早期貢獻者發起,Nubit 團隊是共同發起陣營之一;項目官方渠道也多次強調獲得 Polychain 支持。這套“老礦工 + 頭部基金”的組合,對“不要碰 BTC L1 安全邊界”的共識比較敏感,因此他們走的是“軟分叉升級 + 逐步放開權限”的謹慎路線。
不是誰都能直接進:Boosting Code & Boostpad
主網已開,但進入權限靠“Boosting Code(加速碼)”發放:通過 Boostpad 每小時有抽籤機會,積極參與 X/Discord 活動、社區任務,也會有批次投放。官方的設計目標很明確:反女巫、給真活躍者。另外,從 Thunderbolt 往 BTC 主網橋接時,官方渠道明確寫了需要 KYC(只針對橋接這一步)。如果你是只在 Thunderbolt 內部體驗、交互,重點是拿到 Code 並保持活躍。( Medium)
真正的“收益面板”:Thunderbolt Station(三階段)
如果說 Boosting Code 是入場券,那 Thunderbolt Station 就是把“參與”變成“現金流”的引擎。官方把它拆成三步:
Stage 1 基建:鑄造 $tsUSD 做額度預留。你手裏有多少 $tsUSD,決定了下一階段最多可存入多少資產。
Stage 2 施工:用手裏的 $tsUSD 上限去實際存入資產,開始產生站點收入。
Stage 3 完工:按日結算、查看進度、領取收益。
收入來自兩塊:網路手續費分成(你在幫網路維持與擴展)+ 每天產出的 Boosting Codes(你存得越多,站點產碼越多)。
截至 2025-07-01,官方給出了一組跑量數據:主網 400 萬+ 筆交易、日活 5,000+、Boostpad 379,000+ 次抽籤、17,926 名已驗證用戶——這些不是 PPT 指標,而是實打實的使用側證。
關於 $tsUSD:別把它當穩定幣理解,$tsUSD 是你的“可存入上限”憑證。在 Thunderbolt 網路內,$1 的 $USD1 或 $1 的 BTC = 1000 $tsUSD;如果你在 BTC/BNB 鏈側參與,$1 只能換 900 $tsUSD(跨域參與的折扣);而且用於換取 $tsUSD 的資金不可退,這是一個“佔坑/鎖額度”的過程。這個細節很關鍵,別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 All in。
我怎麼參與(主觀打法,僅供參考)
我把 Thunderbolt 當成“早期高信號的原生 BTC 基礎設施”,目標是既拿體驗紅利,也博後續更大的敘事(軟分叉、原生穩定幣 $USD1、鏈上金融原語)。我的動作很克制,但持續性強:
先拿 Code、常回 Boostpad 抽籤:沒碼啥都談不上。抽不到就去社區活動找批次投放。
把交互做“像人”:轉帳、籤名、參加活動、答題/衝榜,動作多樣化 + 頻率穩定,比機械刷一招更有辨識度。這個項目的門檻設計本身就是在抓“持續 + 質量”。(官方文檔對“參與方式”“限量發碼”寫得很清楚。)
盡早理解 Station 的“額度邏輯”:確認自己可承受的倉位,再鑄 $tsUSD,佔坑=拿到後續可存入的權利,不要爲了一點點速度把本金流動性壓沒了。(Medium)
把 Station 當“現金流工具”:看看兩類來源:網路費分成 + 產碼(碼本身在生態裏有用,且能帶來增量訪問)。這比“純積分”更貼近真實業務。(Medium)
橋接前確認 KYC 邊界:只在 Thunderbolt 內部體驗不觸發 KYC;若要橋回 BTC 主網,官方 Medium 寫得很直白:需要 KYC。合規這件事早知道早安心。(Medium)
我爲什麼看它,不是別家?
路線上的差異化:不是側鏈/跨鏈橋,也不是把 BTC 包裝去別處玩,而是對 UTXO 花費權的“委托/重分配”——這在敘事上更“BTC 原生”。
速度指標有對外披露:2.897s 這個量級,至少證明它在用戶體驗側有明顯提升(媒體報道 + 官方復述)。(The Defiant, Medium)
發碼+站點的雙層設計:一手抓真實活躍,一手把活躍轉化爲網路收入/產碼,不是單一“任務積分”。
風險與邊界(一定要看)
技術與共識風險:軟分叉與“UTXO Bundling”屬於新範式,落地、審計、兼容性都需要時間驗證。(
KYC 與合規:僅當你從 Thunderbolt 橋接回 BTC 主網時需要 KYC;地區差異、合規要求可能影響可用性與體驗。
$tsUSD 的不可退屬性:Stage 1 的資金不可退,這不是“押金”,是換額度。務必衡量流動性與機會成本。(Medium)
數據是截面、非承諾:諸如“400 萬+ 筆交易/5k DAU”等爲 2025-07-01 的官方口徑,只能證明階段性熱度,不代表未來持續。(Medium)
結語(給同樣在找“牛市第二曲線”的你)
如果你要的是“早期、原生、規則幹淨”的 BTC 機會,Thunderbolt 值得開一條觀察線:先拿 Code、再小額試跑 Station,看清機制再決定倉位深度。別被“暴富學”帶節奏——把下場體驗、穩定活躍當成策略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它比“盲猜 TGE”更靠譜。以上是我的主觀打法,不構成投資建議;連結只認官方渠道,謹防“客服/空投”釣魚。
(延伸閱讀:官方文檔的 UTXO Bundling、Boostpad / Get Involved、Thunderbolt Station 三階段與 $tsUSD 細節都有圖文分解,新手從這幾頁看起,信息密度最高。)
BTC
-1.21%
ETH
-4.22%
L1
9.6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
聲明
。
讚賞
點讚
留言
轉發
分享
留言
0/400
留言
暫無留言
話題
#
美7月PPI年率高於預期
20k 熱度
#
以太坊ETF突破300億美元
21k 熱度
#
Gate Alpha 巔峰交易賽
141k 熱度
#
美財長貝森特談比特幣儲備
3k 熱度
#
Gate 8月儲備金報告出爐
18k 熱度
置頂
🎉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福利不停,精彩不斷!目前廣場上這些熱門發帖贏獎活動火熱進行中,發帖越多,獎勵越多,快來 GET 你的專屬好禮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廣場十強內容達人評選
決戰時刻到!距離【2025年中社區盛典】廣場達人評選只剩 1 天,你喜愛的達人,就差你這一票衝進 C 位!在廣場發帖、點讚、評論就能攢助力值,幫 Ta 上榜的同時,你自己還能抽大獎!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 等你抱走!
詳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曬出 Alpha 積分&收益
Alpha 積分黨集合!帶話題曬出你的 Alpha 積分圖、空投中獎圖,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幣盲盒,積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攢分祕籍 / 兌換經驗,中獎率直線上升!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鏈上挖礦曬收益
礦工集結!帶話題曬出你的 Gate ETH 鏈上挖礦收益圖,瓜分 $400 曬圖獎池,收益榜第一獨享 $200!誰才是真 ETH 礦王?開曬見分曉!
詳情 👉 https://www.gate.com/pos
🎉 親愛的廣場小夥伴們!【Gate 2025年中社區盛典】內容達人TOP 10更新啦!
行情分析派?幣種研究派?新聞挖掘派?還是活動分享派?風格各異,總有你喜歡的!
⏳ 投票只剩2天,快來爲你心中的達人加油助力!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在【廣場】互動就能拿助力值,每30值就能抽一次大獎!
🎁 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裝、合約體驗券等你抱走!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74
🏆 Gate 廣場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開戰,誰能問鼎百萬礦王寶座?
現在參與 Gate ETH 鏈上挖礦 + 在廣場曬挖礦收益圖,就有機會瓜分 $400 曬圖登榜獎池!
百萬額度質押,穩穩拿 5% 收益 👉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446
🥇 收益最高曬圖用戶 1 位 * $200 合約體驗券
✨ 優質曬收益用戶 10 位 * $20 合約體驗券每人
📸 參與方式:
1️⃣ 帶話題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發廣場貼
2️⃣ 曬 Gate ETH 挖礦截圖 + 一句話感言:“我靠 Gate ETH 挖礦賺了 ____,ETH百萬礦王誰敢來挑戰!”
💡 想更容易中獎?可以分享質押教程、挖礦技巧、經驗心得、活動推廣!
⏳ 8月12日 12:00 - 8月16日 24:00(UTC+8)
⛏️ 礦王們,開挖!看看誰才是真正的 ETH 收益之王!
#ETH#
🚀 以太坊今晨衝上 $4,600,24h 漲幅 +8.69%!
距離歷史高點 $4,891 只差一點,你覺得這波能衝破嗎?
📍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投票 + 留言理由
🎁 抽 4 位瓜分 $100 合約體驗券!
還不知道如何參與Gate廣場內容挖礦賺取收益?
速速碼住下圖:內容挖礦參與五部曲 👇️
教你快速掌握賺取最高達 10% 挖礦返佣收益技巧!
網站地圖
牛市節奏起來了, $BTC / $ETH 輪番上臺,機會多到眼花。現實卻是:真能把時間變成回報的項目不多。過去一個月我盯緊了 @nubit_org,原因很簡單——它不是再造一條“類 BTC”側鏈,也不是玩跨鏈包裝,而是把速度和可編程性直接塞進比特幣生態裏,定位是“原生升級 + 軟分叉路線”。官方把這次升級叫 Bitcoin Thunderbolt,核心技術是 UTXO Bundling:不在鏈上搬 UTXO,而是通過“密鑰微調(key tweak)”把一組 UTXO 的花費權在鏈下瞬時重分配,等於是把“1 次只能轉 1 個 UTXO”的單車道,拓成多車道的快車道。這套思路保持了 BTC 的信任模型,但把速度與吞吐拉滿——外媒報道主網實測做到 ~2.897 秒/筆的體驗級別。
誰在做、誰在背書?
Thunderbolt 是由中本聰時代的礦工、鯨魚與早期貢獻者發起,Nubit 團隊是共同發起陣營之一;項目官方渠道也多次強調獲得 Polychain 支持。這套“老礦工 + 頭部基金”的組合,對“不要碰 BTC L1 安全邊界”的共識比較敏感,因此他們走的是“軟分叉升級 + 逐步放開權限”的謹慎路線。
不是誰都能直接進:Boosting Code & Boostpad
主網已開,但進入權限靠“Boosting Code(加速碼)”發放:通過 Boostpad 每小時有抽籤機會,積極參與 X/Discord 活動、社區任務,也會有批次投放。官方的設計目標很明確:反女巫、給真活躍者。另外,從 Thunderbolt 往 BTC 主網橋接時,官方渠道明確寫了需要 KYC(只針對橋接這一步)。如果你是只在 Thunderbolt 內部體驗、交互,重點是拿到 Code 並保持活躍。( Medium)
真正的“收益面板”:Thunderbolt Station(三階段)
如果說 Boosting Code 是入場券,那 Thunderbolt Station 就是把“參與”變成“現金流”的引擎。官方把它拆成三步:
Stage 1 基建:鑄造 $tsUSD 做額度預留。你手裏有多少 $tsUSD,決定了下一階段最多可存入多少資產。
Stage 2 施工:用手裏的 $tsUSD 上限去實際存入資產,開始產生站點收入。
Stage 3 完工:按日結算、查看進度、領取收益。
收入來自兩塊:網路手續費分成(你在幫網路維持與擴展)+ 每天產出的 Boosting Codes(你存得越多,站點產碼越多)。
截至 2025-07-01,官方給出了一組跑量數據:主網 400 萬+ 筆交易、日活 5,000+、Boostpad 379,000+ 次抽籤、17,926 名已驗證用戶——這些不是 PPT 指標,而是實打實的使用側證。
關於 $tsUSD:別把它當穩定幣理解,$tsUSD 是你的“可存入上限”憑證。在 Thunderbolt 網路內,$1 的 $USD1 或 $1 的 BTC = 1000 $tsUSD;如果你在 BTC/BNB 鏈側參與,$1 只能換 900 $tsUSD(跨域參與的折扣);而且用於換取 $tsUSD 的資金不可退,這是一個“佔坑/鎖額度”的過程。這個細節很關鍵,別在沒有理解的情況下 All in。
我怎麼參與(主觀打法,僅供參考)
我把 Thunderbolt 當成“早期高信號的原生 BTC 基礎設施”,目標是既拿體驗紅利,也博後續更大的敘事(軟分叉、原生穩定幣 $USD1、鏈上金融原語)。我的動作很克制,但持續性強:
先拿 Code、常回 Boostpad 抽籤:沒碼啥都談不上。抽不到就去社區活動找批次投放。
把交互做“像人”:轉帳、籤名、參加活動、答題/衝榜,動作多樣化 + 頻率穩定,比機械刷一招更有辨識度。這個項目的門檻設計本身就是在抓“持續 + 質量”。(官方文檔對“參與方式”“限量發碼”寫得很清楚。)
盡早理解 Station 的“額度邏輯”:確認自己可承受的倉位,再鑄 $tsUSD,佔坑=拿到後續可存入的權利,不要爲了一點點速度把本金流動性壓沒了。(Medium)
把 Station 當“現金流工具”:看看兩類來源:網路費分成 + 產碼(碼本身在生態裏有用,且能帶來增量訪問)。這比“純積分”更貼近真實業務。(Medium)
橋接前確認 KYC 邊界:只在 Thunderbolt 內部體驗不觸發 KYC;若要橋回 BTC 主網,官方 Medium 寫得很直白:需要 KYC。合規這件事早知道早安心。(Medium)
我爲什麼看它,不是別家?
路線上的差異化:不是側鏈/跨鏈橋,也不是把 BTC 包裝去別處玩,而是對 UTXO 花費權的“委托/重分配”——這在敘事上更“BTC 原生”。
速度指標有對外披露:2.897s 這個量級,至少證明它在用戶體驗側有明顯提升(媒體報道 + 官方復述)。(The Defiant, Medium)
發碼+站點的雙層設計:一手抓真實活躍,一手把活躍轉化爲網路收入/產碼,不是單一“任務積分”。
風險與邊界(一定要看)
技術與共識風險:軟分叉與“UTXO Bundling”屬於新範式,落地、審計、兼容性都需要時間驗證。(
KYC 與合規:僅當你從 Thunderbolt 橋接回 BTC 主網時需要 KYC;地區差異、合規要求可能影響可用性與體驗。
$tsUSD 的不可退屬性:Stage 1 的資金不可退,這不是“押金”,是換額度。務必衡量流動性與機會成本。(Medium)
數據是截面、非承諾:諸如“400 萬+ 筆交易/5k DAU”等爲 2025-07-01 的官方口徑,只能證明階段性熱度,不代表未來持續。(Medium)
結語(給同樣在找“牛市第二曲線”的你)
如果你要的是“早期、原生、規則幹淨”的 BTC 機會,Thunderbolt 值得開一條觀察線:先拿 Code、再小額試跑 Station,看清機制再決定倉位深度。別被“暴富學”帶節奏——把下場體驗、穩定活躍當成策略的一部分,很多時候它比“盲猜 TGE”更靠譜。以上是我的主觀打法,不構成投資建議;連結只認官方渠道,謹防“客服/空投”釣魚。
(延伸閱讀:官方文檔的 UTXO Bundling、Boostpad / Get Involved、Thunderbolt Station 三階段與 $tsUSD 細節都有圖文分解,新手從這幾頁看起,信息密度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