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零知识证明身份系统的困境与多元身份体系的潜力
零知识证明身份技术的多重困境
近年来,利用零知识证明技术保护隐私的数字身份系统日益普及。各类零知识证明身份项目正在开发用户友好的软件包,让用户无需透露身份细节就能证明自己持有有效身份。采用生物识别和零知识证明技术的World ID用户数量已超过1000万。中国台湾地区和欧盟的数字身份项目也越来越重视零知识证明技术。
从表面上看,基于零知识证明的数字身份广泛应用似乎是去中心化加速主义(d/acc)的胜利。它能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保护社交媒体、投票系统及各类互联网服务免受女巫攻击和机器人操纵。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类身份系统仍存在风险。本文将阐述以下观点:
零知识证明身份系统的局限性
尽管零知识证明身份系统能解决许多隐私问题,但仍存在一些局限:
无法真正实现匿名性。在严格的"一人一身份"规则下,用户可能只能拥有单一公开身份,反而降低了当前的匿名性水平。
无法防止胁迫。即使采用零知识证明,用户仍可能被强制要求公开其秘密值,从而暴露所有活动。
无法解决非隐私类风险。边缘情况如无国籍人士、多重国籍、身份伪造等问题仍然存在,零知识证明对此无能为力。
身份系统的必要性
纯粹依靠"财富证明"防范女巫攻击并不足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仍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份体系。主要有两类场景需要身份系统:
类全民基本收入场景:需要向广泛用户群发放资产或服务,而不考虑其支付能力。
类治理场景:需要区分"一人掌控大量资金"和"多人共同持有同等资金"的情况,因为后者包含更丰富的信息。
这表明,严格的"一人一票"规则并非必要。对类全民基本收入应用而言,真正需要的是限制可获取的身份数量。对类治理应用而言,核心需求是判断资源背后是单一主体还是协调度低的群体。
理想状态与多元身份体系
理论上的理想状态是: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为N²。这既能限制大型主体的权力,又能防止系统被滥用。
多元身份体系可以实现这一理想状态。它可以是显性的(如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也可以是隐性的(多种身份提供者并存)。多元身份体系具有更强的匿名性、抗胁迫能力和容错性。
然而,若某种身份形式市场占有率接近100%,多元身份体系的优势就会消失。因此,"一人一身份"项目的理想结局是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为后者提供初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