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跨链桥从V1到V2的演进:技术、商业与挑战分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演进分析

引言

跨链桥在当前多链生态中仍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虽然市场情绪趋于平淡,但这恰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审视历史演进的机会,从中挖掘一些不变的真理。

2023年,LayerZero凭借其独特的"超轻节点"架构迅速崛起,成为跨链领域的明星项目。当时其估值就高达30亿美元,2024年推出的V2版本更是带来了3000万笔链上跨链交易,巩固了其行业领先地位。

LayerZero的Omnichain愿景吸引了众多开发者,也获得了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然而,它同时也因中心化和安全性等问题遭受质疑,引发了行业热议。

有人批评其为"技术垃圾"、"超级中介",认为V1版本仅仅是个框架而不做实事,本质上不过是个2-of-2多签模型。而V2版本则被指责不承担跨链验证网络(DVN)的安全责任,是在空手套白狼。

也有人认为,LayerZero三年多来的商业模式切入可谓精彩绝伦,堪比古代的合纵连横之策。

本文将从技术方案出发,深入分析LayerZero的商业模式,以评估其基础是否稳固,还是仅仅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

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回看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这一年

一、技术分析:LayerZero的架构演进与安全假设

1.1 V1:超轻节点及安全隐患

LayerZero V1引入了"超轻节点"概念,在各链上部署轻量端点合约作为消息收发点,由预言机和中继者两个链下实体协同完成跨链消息验证。这种设计将繁重的区块同步与验证计算工作转嫁给了预言机和中继者,保持链上合约极简。

V1将这种设计称为"终极信任环节分离",由于避免了在目标链完整运行源链轻节点,成本远低于其他跨链桥架构。然而,这种"2-of-2"信任模型虽有效率优势,但也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 串通风险:抗串通完全基于社会信任和经济动机,缺乏加密经济学的强制约束
  • 责任边界不清:预言机和中继者为链下角色,V1无法直接控制其运行
  • 链级别风险:完全依赖各接入公链安全性,缺少中间角色仲裁机制
  • 中心化程度高:实践中预言机和中继者并非真正无需许可

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回看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这一年

1.2 V2:DVN机制及其安全分析

2024年初推出的LayerZero V2在验证层引入了"去中心化验证网络(DVN)"概念,摆脱了仅依赖预言机+中继者的模式。DVN由多个验证节点组成,用于跨链消息的签名确认。开发者可根据应用需求,自主选择并组合多个DVN来验证消息,安全策略不再局限于固定的2-of-2模型。

V2的优势包括:

  1. DVN来源多样化,可引入更多独立利益相关者
  2. 不同跨链验证方案并存
  3. 用户可自主选择验证组合

然而,V2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安全策略碎片化,不同DVN强度差异大
  2. 应用方选择薄弱DVN单独验证可能埋下风险
  3. 多DVN组合增加了系统复杂性

1.3 技术评析

从兼容性角度,V2是当之无愧的行业标杆,支持EVM、SVM和Move系统,配套资源丰富,降低接入门槛。

安全性方面,V2提供了更强的安全上限,但下限也被拉低。它更像一个市场平台,让各种验证网络竞争提供安全服务。这可能导致责任界定争议,且目前的"去中心化"程度仍有限,系统实质控制权仍掌握在LayerZero及其合作机构手中。

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回看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这一年

二、跨链赛道的隐性转变

2.1 资本关注的宏观趋势

2022-2024年Web3领域融资趋势显示,基础设施在不确定市场中仍具最佳确定性。CeFi类设施融资大幅下降,而游戏在短暂热潮后也趋于平静。

2.2 跨链赛道的融资热度

跨链桥作为基础设施的代表,具有以下优势:

  • 多链爆发下的刚需
  • 解决痛点与创新机会并存
  • 平台网络效应与护城河潜力
  • 不限于资产转移,可实现全链通信

2024年新增跨链桥融资较少,主要是因为市场已经成熟,新玩家难以进入,且桥的产品形态发生了变化。

2.3 多链趋势下跨链桥角色转变

跨链桥正从独立服务提供者转变为底层服务:

  • 跨链功能后台化、服务化、接口化
  • 话语权两极分化:新链上仍为甲方,大链项目中则需竞标

LayerZero的V2版本使其从乙方转变为甲方,而实际执行验证功能的DVN成为乙方。

2.4 LayerZero的商业策略

LayerZero定位特殊,既是公共设施又非业务最终承担者。其策略包括:

  • 安全责任下沉至用户应用
  • 通过利益绑定而非补贴拉拢合作伙伴
  • 积极吸纳各方资源,获得生态主体认可

2.5 LayerZero的估值挑战

尽管交易量增长,但当前估值面临挑战:

  • 年度新增交易量3000万笔,增长率26.3%
  • 粗略估算年收入在300-600万美元之间
  • 按30亿美元估值计算,PE高达500倍

这意味着短期内难以进行新一轮融资,除非有新的变现模式出现。

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回看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这一年

结语

LayerZero在短短三年内从跟随者成长为行业领跑者。其V1版本以"超轻节点"创新抓住市场,V2版本则通过平台化战略绑定多链生态。尽管面临批评,但其商业逻辑成功地契合了多链世界的需求。

技术上,LayerZero展示了行业在安全与去中心化间的不断探索。商业上,其平台化策略值得研究,通过标准化成为生态火炬。

虽然当前估值面临挑战,但考虑到其在流量方面的优势,未来仍有可能通过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突破。LayerZero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观察跨链技术与商业模式演进的重要窗口。

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回看跨链桥LayerZero从V1到V2的这一年

ZRO0.25%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Gwei Observervip
· 07-19 05:17
早就说过v1不太行啦
回复0
治理提案狂vip
· 07-18 10:37
安全肯定比概念更重要
回复0
无情哈拉vip
· 07-17 13:12
V2不见得就安全了吧
回复0
The Memefathervip
· 07-17 00:03
还在刷币圈故事呢?
回复0
rug_connoisseurvip
· 07-17 00:03
兄弟 v1 就跑的 v2 能信?
回复0
数据酋长vip
· 07-17 00:02
安全性还是个迷啊
回复0
MetaMuskRatvip
· 07-16 23:38
LayerZero是吧?也就那样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