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通证化:传统金融与区块链融合的新格局

资产通证化:底层逻辑与大规模应用路径

2023年区块链领域最引人瞩目的议题无疑是真实世界资产的通证化。这一概念不仅在Web3世界引起热议,还受到众多国家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被视为一个战略性的发展方向。例如,多家权威金融机构相继发布了各自的通证化研究报告,并积极推进相关的试点项目。

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其2023年的年度报告中明确指出,通证化将在香港的金融未来扮演关键角色。此外,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与日本金融厅、多家金融巨头联手发起了名为"守护者计划"的倡议,以深度挖掘资产通证化的巨大潜能。

尽管RWA的话题如日中天,但业内对于RWA的理解存在分歧,围绕其可行性和前景的讨论也颇具争议。

一方面,有观点认为RWA不过是市场炒作,经不起深入探讨;

另一方面,也有人对RWA充满信心,看好其未来。

与此同时,分析RWA不同观点的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本文希望分享关于RWA的认知视角,对RWA的现状和未来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核心观点:

  • 传统金融体系来说,现实世界资产通证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区块链上创建现实世界资产的数字表示形式,将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好处扩展到广泛范围的资产类别实现交换和结算。

  • 金融机构通过采纳DeFi技术进一步提升效率,利用智能合约替代传统金融中的"计算性"的环节,按照预定的规则和条件自动执行各类金融交易,增强可编程特性。这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而且在特定情境中,它能够赋予企业新的可能性,尤其是为中小企业在融资难题上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为金融体系打开了一扇极富潜力的大门。

  • 随着传统金融领域和各国政府对区块链及通证化技术的关注度和认可不断加强,以及区块链基础设施技术的不断完善,区块链正在走向与传统世界架构融合并解决现实世界应用场景中的真实痛点的道路上,针对实际场景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局限在一个与现实世界隔阂的"平行世界"中。

  • 在未来存在多个不同辖区、监管体系的准许链格局下,跨链技术对于解决互操作性、流动性割裂的问题尤为重要。未来链上通证化资产将会存在于公有区块链和受监管的由金融机构运作的准许链上,而通过类似于CCIP的跨链协议便可以将任何区块链上的通证化资产连接起来实现互操作性,实现万链互通。

  • 目前,全球众多国家正积极推进区块链相关的法律与监管框架。与此同时,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如钱包、跨链协议、预言机、各种中间件等,都在迅速地得到完善,央行数字货币CBDC也在不断的落地应用,能够表达更复杂资产类型的通证标准也在不断出现比如ERC-3525,加之隐私保护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链上身份系统的日趋成熟,我们似乎正处于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前夕中。

万字详解RWA资产通证化:底层逻辑梳理与大规模应用实现路径

一.资产通证化背景介绍

资产通证化指的是在可编程区块链平台上将资产以通证的形式表达的过程,通常可被通证化的资产分为有形资产(房地产、收藏品等)和无形资产(金融资产、碳积分等),这种将记录在传统账本系统上的资产转移至一个共享的可编程账本平台的技术对于传统金融体系来说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甚至将会影响整个人类未来的金融和货币体系。

首先要提出一个观察到的现象:"关于RWA资产通证化的认知主要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看法的群体",将其称为Crypto的RWA和TradFi的RWA,而本文讲述的RWA为TradFi视角的RWA。

Crypto视角下的RWA

Crypto的RWA将其称为是Crypto世界对于现实世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单方面需求,主要背景是在美联储不断加息缩表的大背景下,高息大幅影响风险市场的估值,缩表大幅抽取了加密市场流动性,导致DeFi市场的收益率不断下降,此时高达5%左右的美债无风险收益率成为了加密市场的香饽饽,其中热度最高的莫过于今年某项目大举购买美债的行为,截止至2023年9月20日该项目已购买超29亿的美债等现实世界资产。

Crypto的RWA逻辑主要围绕着如何把产生收益的资产(如美债、固收、股票等资产的收益权)的收益权转移至链上、把链下资产放到链上去抵押贷款获取链上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将各种现实中的各种资产搬到链上去交易(如砂石、矿产、地产、黄金等)。

因此我们可以发现Crypto的RWA体现出的是加密世界对于现实世界资产的单方面需求,这在合规方面还存在许多阻碍,某项目的做法实际上是团队通过合规途径出入金,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美国国债以获取其收益,而非在链上销售这些收益。值得注意的是,实际在链上的所谓RWA美债并非美国国债本身,而是其收益权,并且这个过程还涉及将美国国债产生的法定货币收益转化为链上资产的步骤,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和摩擦成本。

RWA概念的迅速崛起不仅仅需要归功于某项目。事实上,来自传统金融界的某银行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在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份报告揭示了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对RWA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激发了市场上大量投机者的热情。他们纷纷传播关于各大金融机构即将加入这一领域,从而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的期待和炒作氛围。

TradFi视角下的RWA

若从Crypto的视角来看RWA,其主要表达的是加密世界对于传统金融世界资产收益率的单边需求。如果建立在这个逻辑上站在传统金融的视角上看,加密市场的资金规模相比于传统金融动则数万亿规模的市场来说基本是微乎其微的,不管是美债还是其他任何金融资产,如果是为了多一个区块链上的销售途径是大可不必的。

所以从传统金融(TradFi)视角看,RWA是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间的双向奔赴。对传统金融世界来说,基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的DeFi金融服务是一种革新的金融科技工具。传统金融领域的RWA更加关注的是如何结合DeFi技术来实现资产的通证化,以赋能传统金融体系,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以及解决传统金融存在的痛点。焦点在于通证化给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益处,而不仅仅是寻找一个新的资产销售渠道。

对RWA的逻辑进行区分是必要的。因为不同视角下的RWA,其背后的底层逻辑和实现路径大相径庭。首先,在选择区块链的类型上,两者有着不同的实现路径。传统金融的RWA走的是基于许可链(Permission Chain)的路径,而加密世界的RWA则是基于公共链(Public Chain)的路径。

由于公共链具备无准入要求、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性,加密金融的RWA不仅项目方将面临较大的合规阻碍,对于用户来说遇到Rug等不良事件时也没有法律权益保障,更何况黑客行为肆虐对用户的安全意识有着较高要求,因此公链可能并不适合大量的现实世界资产在上面进行通证化发行和交易。

而传统金融RWA基于的许可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合规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同时链上进行KYC建立链上身份体系是实现RWA的必要前提,在有法律体系保障的前提下拥有资产的机构可以合规合法的发行/交易通证化资产,与Crypto的RWA不同的是在准许链上机构发行的资产可以是原生链上资产而不是与链下已经存在的资产进行映射,这种原生链上金融资产的RWA带来的变革潜力将是巨大的。

总结一下本文的核心观点,真实世界资产通证化(Real World Asset Tokenization)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将会是由传统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以及中央银行等权威机构推动建立在准许链上的一套使用DeFi技术的全新金融体系,而要实现这套体系需要的是计算性体系(区块链技术)+非计算性体系(如法律制度)+链上身份体系(DID、VC)+链上法定货币(CBDC、通证化存款、法定稳定币)+完善的基础设施(低门槛钱包、预言机、跨链技术等)。

本文以下内容将从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出发,带领读者对提到的每个环节进行详细阐述其原理并举出实际应用案例以支持观点。

万字详解RWA资产通证化:底层逻辑梳理与大规模应用实现路径

二.从区块链第一性原理出发,区块链解决了什么问题?

区块链是资产通证化表达的理想基础设施

在探讨区块链的第一性原理之前,我们需要对区块链的实质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文字和纸张作为一项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对人类文明有着无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它的影响很可能超过了所有其他技术的总和。它们的应用场景主要集中在信息传播和支持合约/指令两大应用领域。

在信息传播的应用领域中,通过文字记录,可以低成本地复制、编辑、传播知识和信息,推动了知识的广泛传递和思想的普及。在支持合约/指令的应用领域中,文字也可以记录和传达各种指令,比如古代的皇帝通过文书发送军令和情报,官僚系统通过文字传达指令,商业活动也可以通过文字形成合约记录协议事项,形成共识甚至法律条文,保存证据,便于未来监管仲裁。

这两种应用场景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在信息传播领域,人们追求的是低成本、无损复制和编辑的便利性;而在合约和指令的传递方面,真实性、不可抵赖性和不可篡改性被视为更为重要的属性。为了实现这些需求,人们发展了多种复杂的防伪印刷技术,并且至今仍广泛采用手写签名以及其他验证方法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

当互联网诞生人类进入数字时代后,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的信息传递系统,极大地满足了信息传播场景的需求。互联网能够实现信息的快速、低成本、无损和方便的传递,为全球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而此时,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前所未有得简单和快速,无论是学术知识还是日常信息,都可以迅速地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分享,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互联网在处理合约/指令体系时却遭遇了困境,尤其是在涉及权威和信任性的场景中,如企业运营、政府决策和军事指挥

RWA-3.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熊市修行僧vip
· 07-26 00:26
RWA有搞头
回复0
PessimisticOraclevip
· 07-23 17:39
又是高大上的通证化噱头?
回复0
韭当割vip
· 07-23 16:42
割了十年韭菜了还想割我?
回复0
元宇宙包租婆vip
· 07-23 03:26
和银行混一块 也不咋香啊
回复0
空投黑洞vip
· 07-23 03:20
炒得热热的 但底层还没搞明白
回复0
无常亏损收藏家vip
· 07-23 03:18
又都在炒作rwa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