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kerDAO与以太坊创始人的爱恨情仇9月2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出售了500枚MKR,价值约58万美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因似乎与MakerDAO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宣布计划fork Solana代码库构建新链有关。这是Rune提出的"Endgame"计划最后一步。MakerDAO自创立以来一直是Vitalik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他曾多次公开赞扬MakerDAO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但也多次质疑其发展方向。本文将简要回顾MakerDAO的发展历程,并分析Vitalik在各个阶段对其的态度变化。## 雄心勃勃的诞生MakerDAO创始人Rune最初计划在比特股上推出稳定币Dai,但后来决定基于以太坊构建。2015年初,Rune开始在社区分享Maker协议的初始代码。2017年12月,MakerDAO发布白皮书,最初仅支持ETH作为抵押品。2018年,Rune表示正与多个房地产代币化项目合作,希望将房地产资产用作抵押品。这预示了MakerDAO在RWA领域的早期布局。当时,Vitalik对MakerDAO赞誉有加。在一次访谈中,他表示MakerDAO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认为这种模型可以扩展到美元之外的其他资产。## 遭遇打击但不断发展2018年9月,A16Z通过购买MKR向MakerDAO投资1500万美元。2020年初,DAI总供应量达到1亿枚。然而,2020年3月市场崩溃导致系统产生530万美元坏账,MakerDAO通过拍卖MKR度过危机。随后,MakerDAO将MKR代币控制权转移至治理社区,并引入USDC作为抵押品以应对脱钩风险。这些举措使MakerDAO不再那么"去中心化"。Vitalik对MakerDAO的发展路径产生质疑,他认为需要一个单一抵押品且治理最小化的稳定币协议。但社区认为单一抵押品难以支持Dai扩大发行量,而USDC的引入有助于Dai快速回归稳定。## 面对挑战,转危为机2022年5月,算法稳定币UST崩溃,给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UST曾一度成为Dai的强劲竞争对手,但最终土崩瓦解。Dai在这场挑战中幸存,巩固了其去中心化稳定币头牌地位。然而,Vitalik此时已不再将Dai视为理想的稳定币。在一篇文章中,他表示更关注Rai这类纯去中心化、仅由ETH支持的稳定币。## RWA叙事发力表现惊艳随着美联储加息,MakerDAO开始布局RWA。协议将USDC等稳定币赎回为美元,然后购买美债,使支持Dai发行的主要资产从USDC转变为美债。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协议收益,也降低了对中心化稳定币的依赖,增强了系统稳定性。目前,RWA已成为MakerDAO资产组合中的主导类型,为协议贡献了大部分收入。这使得用户也能享受到美债收益,例如DSR(Dai Savings Rate)的显著提升。## 总结MakerDAO创始人Rune最近表示计划基于Solana构建新链,引发广泛讨论。这是其"Endgame"计划的最后一步,旨在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生态系统。Rune一直是个雄心勃勃的实用主义者,不断推动协议创新。相比之下,Vitalik似乎更推崇某种意义上的"纯去中心化"与理想主义。然而,Vitalik的理念与某些实际行动之间也存在矛盾,如ETH和ETC的分叉事件。MakerDAO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但其在DeFi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未来,MakerDAO能否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平衡去中心化理念与实用性需求,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MakerDAO与Vitalik的分歧之路:从赞誉到质疑的演变
MakerDAO与以太坊创始人的爱恨情仇
9月2日,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出售了500枚MKR,价值约58万美元。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关注,原因似乎与MakerDAO创始人Rune Christensen宣布计划fork Solana代码库构建新链有关。这是Rune提出的"Endgame"计划最后一步。
MakerDAO自创立以来一直是Vitalik关注的重点项目之一。他曾多次公开赞扬MakerDAO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但也多次质疑其发展方向。本文将简要回顾MakerDAO的发展历程,并分析Vitalik在各个阶段对其的态度变化。
雄心勃勃的诞生
MakerDAO创始人Rune最初计划在比特股上推出稳定币Dai,但后来决定基于以太坊构建。2015年初,Rune开始在社区分享Maker协议的初始代码。2017年12月,MakerDAO发布白皮书,最初仅支持ETH作为抵押品。
2018年,Rune表示正与多个房地产代币化项目合作,希望将房地产资产用作抵押品。这预示了MakerDAO在RWA领域的早期布局。
当时,Vitalik对MakerDAO赞誉有加。在一次访谈中,他表示MakerDAO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认为这种模型可以扩展到美元之外的其他资产。
遭遇打击但不断发展
2018年9月,A16Z通过购买MKR向MakerDAO投资1500万美元。2020年初,DAI总供应量达到1亿枚。然而,2020年3月市场崩溃导致系统产生530万美元坏账,MakerDAO通过拍卖MKR度过危机。
随后,MakerDAO将MKR代币控制权转移至治理社区,并引入USDC作为抵押品以应对脱钩风险。这些举措使MakerDAO不再那么"去中心化"。
Vitalik对MakerDAO的发展路径产生质疑,他认为需要一个单一抵押品且治理最小化的稳定币协议。但社区认为单一抵押品难以支持Dai扩大发行量,而USDC的引入有助于Dai快速回归稳定。
面对挑战,转危为机
2022年5月,算法稳定币UST崩溃,给整个加密货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UST曾一度成为Dai的强劲竞争对手,但最终土崩瓦解。Dai在这场挑战中幸存,巩固了其去中心化稳定币头牌地位。
然而,Vitalik此时已不再将Dai视为理想的稳定币。在一篇文章中,他表示更关注Rai这类纯去中心化、仅由ETH支持的稳定币。
RWA叙事发力表现惊艳
随着美联储加息,MakerDAO开始布局RWA。协议将USDC等稳定币赎回为美元,然后购买美债,使支持Dai发行的主要资产从USDC转变为美债。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协议收益,也降低了对中心化稳定币的依赖,增强了系统稳定性。
目前,RWA已成为MakerDAO资产组合中的主导类型,为协议贡献了大部分收入。这使得用户也能享受到美债收益,例如DSR(Dai Savings Rate)的显著提升。
总结
MakerDAO创始人Rune最近表示计划基于Solana构建新链,引发广泛讨论。这是其"Endgame"计划的最后一步,旨在打造更安全高效的生态系统。
Rune一直是个雄心勃勃的实用主义者,不断推动协议创新。相比之下,Vitalik似乎更推崇某种意义上的"纯去中心化"与理想主义。然而,Vitalik的理念与某些实际行动之间也存在矛盾,如ETH和ETC的分叉事件。
MakerDAO的发展历程充满曲折,但其在DeFi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仍然不容小觑。未来,MakerDAO能否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平衡去中心化理念与实用性需求,值得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