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密资产跨境追赃路径详解近期,一起涉及百亿比特币的洗钱大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案件主角是一位英国华裔女性外卖员,她因涉嫌洗钱被英国司法机关起诉。这起案件不仅金额巨大、情节曲折,还因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巨大反差而备受瞩目。随着英国法院相关文件的进一步披露,赃款来源已基本明确——源自天津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根据公开信息,该案主犯将涉案赃款全部兑换为比特币后潜逃至英国,并利用上述外卖员清洗赃款。目前,英国司法机关已查获并扣押了价值约300亿的6.1万枚比特币。本文将结合实务经验,为读者详细解析加密资产跨境追赃的具体路径,为该案众多受害者挽回损失提供思路。## 案情回顾:从非法吸储到跨国洗钱2014年3月,主犯及其同伙在天津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向社会公众(主要是老年人)推销所谓"保本高收益"的短期投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投资期限一般为6-30个月,承诺年化收益率最低100%,最高300%。短短几年间,该公司在全国开设数十家分支机构,受害者超过1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主犯在利用该公司非法吸储前,就已经涉足比特币挖矿业务。2013年,他开设了规模不小的"矿场",对外宣称可提供矿机托管服务,承诺年化收益率300%。通过比特币挖矿,主犯逐渐了解到比特币在资金转移、洗钱等方面相较于其他资产的独特优势。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主犯趁监管空窗期,将大量非法吸收的资金通过某些交易平台兑换为比特币。这一做法既可攻可守:如果比特币价格大涨,可以轻松兑付承诺的高额收益;如果出现问题,比特币也便于快速转移和隐藏。然而,2014年至2017年期间,比特币价格长期在200-800美元区间波动,无法支撑承诺的高额收益,最终导致该公司崩盘。2017年,主犯通过一系列身份伪造手段,成功获得某离岸国家护照,仅携带一台存有比特币的笔记本电脑,就将百亿赃款转移至伦敦。潜逃英国后,主犯急需寻找"白手套"将赃款变现。此时,一位在英国从事外卖工作的华裔女性与其相识,几年间帮助主犯洗钱、花钱,充当替身处理各种事务,共计为主犯洗白了数百万英镑赃款。然而,这种异常行为很快引起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注意。最终,英国警方通过长期布局,成功抓获了这位女性,并扣押了主犯近乎全部的6.1万枚比特币赃款。虽然主犯本人仍在逃,但大局已定。## 受害者如何跨境追赃?目前,英国相关部门已依法向高等法院提起了追赃程序。根据英国法律,在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后,法院可根据检察机关的请求启动刑事没收程序。在签发没收令前,法院还需通过司法程序确定该赃款是否存在其他合法权利人。对于该案的受害者而言,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追赃途径:### 1. 向我国司法机关提出跨境追赃请求我国与英国已签署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为跨境追赃提供了法律基础。建议受害者通过合法途径向我国司法部等职能机关提交能够证明自身为该案受害人的材料,反映情况并提出追赃挽损请求。参考英国相关司法实践,外国被害人向英国司法机关提出追缴赃款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我国在跨境司法合作方面也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2. 自行通过民事诉讼挽回损失理论上,受害人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来追赃。然而,在本案中,这种方式并不建议作为首选方案。主要原因在于,涉案款项已从法定货币转化为加密资产,受害人很难直接证明自己是涉案财产的权利人。即便提供投资合同、银行转账流水,也难以证明目前涉案的比特币与受害人财产之间存在英国法律认可的"关联"。此外,在英国聘请律师发起此类诉讼成本极高,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谨慎考虑。## 结语加密资产的追赃挽损工作即使在国内也颇具挑战,跨境追赃更是难上加难。建议本案受害者对我国司法机关保持必要的耐心。相关部门将会密切关注案件进展,适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
亿元比特币洗钱案:跨境追赃路径全解析
加密资产跨境追赃路径详解
近期,一起涉及百亿比特币的洗钱大案引发了广泛关注。案件主角是一位英国华裔女性外卖员,她因涉嫌洗钱被英国司法机关起诉。这起案件不仅金额巨大、情节曲折,还因犯罪嫌疑人身份的巨大反差而备受瞩目。随着英国法院相关文件的进一步披露,赃款来源已基本明确——源自天津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根据公开信息,该案主犯将涉案赃款全部兑换为比特币后潜逃至英国,并利用上述外卖员清洗赃款。目前,英国司法机关已查获并扣押了价值约300亿的6.1万枚比特币。
本文将结合实务经验,为读者详细解析加密资产跨境追赃的具体路径,为该案众多受害者挽回损失提供思路。
案情回顾:从非法吸储到跨国洗钱
2014年3月,主犯及其同伙在天津注册成立一家公司,向社会公众(主要是老年人)推销所谓"保本高收益"的短期投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投资期限一般为6-30个月,承诺年化收益率最低100%,最高300%。短短几年间,该公司在全国开设数十家分支机构,受害者超过10万人。
值得一提的是,主犯在利用该公司非法吸储前,就已经涉足比特币挖矿业务。2013年,他开设了规模不小的"矿场",对外宣称可提供矿机托管服务,承诺年化收益率300%。通过比特币挖矿,主犯逐渐了解到比特币在资金转移、洗钱等方面相较于其他资产的独特优势。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主犯趁监管空窗期,将大量非法吸收的资金通过某些交易平台兑换为比特币。这一做法既可攻可守:如果比特币价格大涨,可以轻松兑付承诺的高额收益;如果出现问题,比特币也便于快速转移和隐藏。
然而,2014年至2017年期间,比特币价格长期在200-800美元区间波动,无法支撑承诺的高额收益,最终导致该公司崩盘。
2017年,主犯通过一系列身份伪造手段,成功获得某离岸国家护照,仅携带一台存有比特币的笔记本电脑,就将百亿赃款转移至伦敦。
潜逃英国后,主犯急需寻找"白手套"将赃款变现。此时,一位在英国从事外卖工作的华裔女性与其相识,几年间帮助主犯洗钱、花钱,充当替身处理各种事务,共计为主犯洗白了数百万英镑赃款。
然而,这种异常行为很快引起了英国监管机构的注意。最终,英国警方通过长期布局,成功抓获了这位女性,并扣押了主犯近乎全部的6.1万枚比特币赃款。虽然主犯本人仍在逃,但大局已定。
受害者如何跨境追赃?
目前,英国相关部门已依法向高等法院提起了追赃程序。根据英国法律,在确定犯罪嫌疑人有罪后,法院可根据检察机关的请求启动刑事没收程序。在签发没收令前,法院还需通过司法程序确定该赃款是否存在其他合法权利人。
对于该案的受害者而言,有以下两种可能的追赃途径:
1. 向我国司法机关提出跨境追赃请求
我国与英国已签署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为跨境追赃提供了法律基础。建议受害者通过合法途径向我国司法部等职能机关提交能够证明自身为该案受害人的材料,反映情况并提出追赃挽损请求。
参考英国相关司法实践,外国被害人向英国司法机关提出追缴赃款的成功案例并不少见。我国在跨境司法合作方面也已积累了一定经验。
2. 自行通过民事诉讼挽回损失
理论上,受害人可以向犯罪嫌疑人提起民事诉讼来追赃。然而,在本案中,这种方式并不建议作为首选方案。
主要原因在于,涉案款项已从法定货币转化为加密资产,受害人很难直接证明自己是涉案财产的权利人。即便提供投资合同、银行转账流水,也难以证明目前涉案的比特币与受害人财产之间存在英国法律认可的"关联"。
此外,在英国聘请律师发起此类诉讼成本极高,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谨慎考虑。
结语
加密资产的追赃挽损工作即使在国内也颇具挑战,跨境追赃更是难上加难。建议本案受害者对我国司法机关保持必要的耐心。相关部门将会密切关注案件进展,适时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