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成职务犯罪新工具 追赃难度加大

robot
摘要生成中

职务犯罪在加密时代的新形态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职务犯罪"并非单一罪名,而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团体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施贪污、贿赂等行为,侵犯公民权利或破坏公务规范的犯罪总称。

近期,加密资产正逐渐成为一些人实施职务犯罪的新工具。本文将通过分析最近的相关案例,探讨加密时代下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近期涉币职务犯罪案例回顾

证监会高官涉币案

不久前,一则公告披露某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严重违纪违法。该官员滥用监管权力,在信息技术系统服务等方面为他人谋利,并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权钱交易。

根据刑法规定,该案可能涉嫌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索取或非法收受财物、为他人谋利的,构成受贿罪。立案标准一般为3万元以上,量刑根据受贿金额从3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

北京1.4亿元虚拟货币职务侵占案

2020年至2021年,某科技公司员工冯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共谋骗取公司奖励金1.4亿余元。他们通过多个境外交易平台将资金转为虚拟币,并利用"混币器"掩盖资金来源。

案发后,冯某主动退赃92枚比特币,共追回赃款8900余万元。由于冯某非国家工作人员,其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根据最新规定,数额在3万元以上即应立案追诉。

加密时代的职务犯罪:北京亿元涉币职务侵占案,追赃8900万

加密时代职务犯罪的新特点

  1. 侦查技术显著提升

尽管犯罪分子使用多个交易平台和混币器,但执法机关仍能掌握犯罪事实。这表明,现有混币技术可能仅能增加侦查难度,但难以完全规避追查。

  1. 追赃仍依赖犯罪嫌疑人配合

对于加密资产,追赃挽损很大程度上需要犯罪嫌疑人的配合。如果资金被转为稳定币并由境外人员控制,即使能冻结账户,也难以直接追缴。若转为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并存入冷钱包,追赃难度更大。

结语

随着加密资产市场的扩大和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其或将成为职务犯罪的常见手段。这要求执法机关加强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和技术手段的升级。同时,相关人员也应认识到,加密资产并非规避法律的"灵丹妙药",不应心存侥幸触碰法律红线。

BTC0.2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erumSquirrelvip
· 08-16 18:21
关键数据在链上跑,怎么洗都白洗
回复0
just_here_for_vibesvip
· 08-16 18:16
抓上来都该死!
回复0
NFT深呼吸vip
· 08-16 18:02
打着打击的名义 自己偷偷囤币
回复0
币圈纸手姐vip
· 08-16 18:00
快进到抓黑钱洗钱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