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蓝,描绘你的无限可能!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动玩法
1. 在 Gate广场 发布原创内容(图片 / 视频 / 手绘 / 数字创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蓝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标题或正文必须包含标签: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内容中需附上一句对Gate的祝福或寄语(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办越好,蓝色永恒!”)。
4. 内容需为原创且符合社区规范,禁止抄袭或搬运。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Gate × Redbull 联名赛车拼装套装
二等奖(3名):Gate品牌卫衣
三等奖(5名):Gate品牌足球
备注:若无法邮寄,将统一替换为合约体验券:一等奖 $200、二等奖 $100、三等奖 $50。
🏆 评选规则
官方将综合以下维度评分:
创意表现(40%):主题契合度、创意独特性
内容质量(30%):画面精美度、叙述完整性
社区互动度(30%):点赞、评论及转发等数据
香港加密新政后银行却不配合开户,监管机构向多家银行施压
整理:Felix, PANews
在2022年加密市场暴跌1.5万亿美元以及FTX等几家知名公司破产之后,加密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包括美国SEC在内的监管机构的抨击,例如近期SEC对Binance和Coinbase提起的诉讼。与此同时,在6月1日正式落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申请后,香港被视为加密友好之地。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甚至表示,欢迎全球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包括Coinbase来香港申请合规平台。但实际上,由于严格的KYC和反洗钱规则,加密公司在香港获得银行服务方面遇到了困难。
6月15日,据《金融时报》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就英国和中国银行为何不接受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客户提出质疑,包括正在向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将加密货币交易所作为客户。香港金管局在4月27日致银行的信中表示,“对潜在客户的尽职调查不应‘造成不应有的负担’,尤其是‘对于那些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在这里寻找机会的人来说’。”
针对质疑,汇丰银行发言人称:“我们与虚拟资产参与者进行积极对话,就一系列主题交换意见,包括但不限于开户。我们仍然非常关注香港这个新兴行业的政策和发展。” 渣打银行表示,渣打银行正就不同主题与监管机构进行“定期对话”。中国银行拒绝置评。
据悉,银行和支付结算商与全球的加密公司有着棘手的关系。去年,一些支付结算商断绝了与印度当地交易所的服务,虽然香港不存在对加密客户的禁令,但银行似乎不愿参与该行业,因为担心在发生诈骗时会面临法律诉讼。
面对银行的顾虑,香港正积极展开对话。6月16日,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香港金融监管机构已于本周一召集银行、加密平台和其他行业参与者在一起,主要讨论如何解决加密公司在开设银行账户方面面临的持续挑战。以推动银行向虚拟资产公司提供服务。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香港金管局鼓励银行不要害怕,传统银行业的思维方式存在阻力”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表示,事实上中央银行“不时与银行业和相关利益相关者就各种主题保持密切对话”。
据悉,这是香港监管机构自4月下旬以来第二次推动银行更多参与加密领域的会议。此前香港金管局曾联同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举行圆桌会议,与银行业界和部分虚拟资产相关机构共同为“开户难”作直接交流。约有20家银行和类似数量的加密货币相关公司参加了解决银行业需求的圆桌会议。针对此会议,金管局发言人在电子邮件中称:“我们的一般做法是不确认、否认或评论任何这些会议。”
在美国等对加密行业重拳监管之际,香港近日提出的质疑以及召开的会议,不仅释放出积极信号,同时也旨在全力构建“全球加密中心”。6月1日,香港证监会(SFC)发布的《适用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指引》正式生效,通过针对虚拟资产的交易许可发放VSP牌照,希望打造更规范、更透明的加密资产交易秩序。香港未来能否成为全球加密“圣地”,无从可知,但目前似乎正朝着这一方向努力着。
相关阅读:多角度解读香港虚拟资产新规:超预期的弹性监管,未来将依据现实情况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