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首批晶圓出貨! NVIDIA AI晶片需回「台灣娘家」封裝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剛出爐的首批2萬片晶圓得先飛回台灣封裝,客戶包含NVIDIA、AMD 與 Apple。 (前情提要:台積電法說會駁斥「與英特爾合作」,魏哲家:技術絕不外流,沒有合資打算 ) (背景補充:黃仁勳不放棄中國市場,再推Blackwell 新晶片突圍美國管制 ) 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TSMC)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第一座先進廠區終於交出成品:首批約 2 萬片晶圓已出爐,客戶鎖定 NVIDIA、AMD 與 Apple,涵蓋 Blackwell AI GPU、iPhone 處理器和第五代 EPYC 伺服器晶片。 雖然生產地在沙漠,但這些晶圓的下一站不是矽谷,而是桃園與高雄。 回台灣封裝才能出貨 晶片製造分為前段製程與後段封裝。前段製程已在亞利桑那完成,但用於 AI 晶片的 CoWoS 封裝仍高度集中在台灣。台積電正與 Amkor 在美國建置封裝廠,最快 2026 年量產;在此之前,台灣依舊掌握全球最成熟的先進封裝產能,使供應鏈無法繞過台灣。 台灣產能吃緊,CoWoS 仍要翻倍 AI 晶片需求推升台積電今年營收可望年增 25%,也讓 CoWoS 產能長期滿載。台積電執行長魏哲家在 4 月 18 日法說會上表示: 「我們的 CoWoS 月產能將在 2025 年前翻倍。」 市場解讀,屆時每月產能將達約 4.4 萬片。 台積電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 1650 億美元,建 3 座晶圓廠、2 座封裝廠與 1 個研發中心,藉此分散地緣風險、貼近美國客戶並爭取補貼。每片 300mm 晶圓生產成本僅比台灣高不到 10%,成本差距被關稅豁免和客戶臨近效益抵消。 台北至鳳凰城的貨運時程將因星宇航空 2025 年直飛航線縮短至 14 小時,降低晶圓往返時間,凸顯台灣物流角色仍舊吃重。聯電也宣布與 Qualcomm 合作晶圓對晶圓(WoW)技術,顯示本土同業正爭取先進封裝商機。 不過外界學者提醒,一旦核心封裝製程外移,台灣「矽盾」概念將被稀釋,台灣須加速升級封裝技術以維持晶片談判籌碼。 相關報導 黃仁勳不放棄中國市場,再推Blackwell 新晶片突圍美國管制 美商務部警告全球「不准用華為AI晶片」:偷竊美國技術、違反出口管制將處刑罰 〈台積電亞利桑那廠首批晶圓出貨! NVIDIA AI晶片需回「台灣娘家」封裝〉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