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RWA與穩定幣新規驅動Web3金融創新
香港Web3新維度賦能全球金融
2025年7月1日,香港回歸28周年之際,一場聚焦香港在Web3與全球金融領域創新實踐的Space活動成功舉辦。活動圍繞"RWA革命 - 萬億級資產上鏈的香港"主題,匯聚行業專家,探討現實世界資產(RWA)上鏈的機遇與挑戰。
RWA推動香港金融數字化轉型
某交易平台首席戰略官從宏觀視角分析,指出美國和香港的穩定幣法案落地引發傳統金融和中資券商布局虛擬資產熱潮,反映虛擬資產合規化、機構化趨勢。美國戰略定位爲"鏈上數字殖民",通過穩定幣和美債分銷強化美元霸權;香港則定位爲"鏈上通商口岸",利用一國兩制優勢,作爲大陸資產吸引外資的窗口,探索非美元化清結算方案。穩定幣和RWA分別代表鏈上資金端和資產端的映射,香港通過RWA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與自主清結算網路建設,在全球金融創新中佔據獨特地位。
RWA的法律合規性與機遇
木蘭投資管理法律總監指出,香港對虛擬資產的態度自2017年起從"洗錢"誤解轉向監管支持。RWA發展的三大法律關注點包括:傳統金融機構偏好私有鏈以確保合規性;托管需明確方案,滿足監管要求;交易記錄需符合傳統金融的鏈下"黃金標準"。房地產RWA因鏈下登記要求面臨挑戰,但通過租金收入基金化可規避限制;債券和基金因標準化更易獲批。RWA合規性取決於底層資產是否受《證券及期貨條例》監管,現貨黃金等非證券資產合規門檻較低。香港二級市場潛力大,但基礎設施不足,如果香港穩定幣推出後能支持人民幣國際化更能擴大市場。
Crypto Native對香港RWA的看法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作爲"幣圈老韭菜",他關注RWA概念,尤其在項目研究或投資時,但對交易香港RWA代幣持謹慎態度。他更傾向投資熟悉領域以提高勝率,因身處大陸,對香港房地產、藝術品等RWA資產了解有限,擔心風險。他認可RWA通過代幣化降低高價值資產投資門檻、提升流動性的優勢,但個人投資需可靠引導。
RWA的目標用戶羣體
某公司CEO認爲,RWA成功需買盤支撐,其用戶羣體分兩類:Crypto Native投資者,傾向通過RWA將收益配置到傳統資產,保留加密形式以規避稅務和監管復雜性;傳統金融高淨值人士,可支配資金超千萬港幣,願配置小比例資金到RWA以分散風險,追求潛在高回報。香港RWA市場可連接加密與傳統金融,推動優質資產代幣化,吸引全球資金。
穩定幣對RWA的推動作用及港股代幣化前景
有專家指出,2025年8月1日實施的《穩定幣監管條例》標志全球首個法幣穩定幣監管框架。香港可發行美元或港元穩定幣,但美元穩定幣因流動性強更具吸引力。穩定幣爲RWA提供高效跨境支付支持,RWA發展分三階段:貨幣代幣化(穩定幣)、債券/商品代幣化、股票代幣化。美國通過美股代幣化領先,港股代幣化受港交所專營權限制難以實現。香港需加速創新,探索REIT、ABS代幣化,利用一國兩制優勢吸引跨境資產,但需警惕競爭壓力。
穩定幣對RWA合規發行的意義
香港穩定幣條例從監管和合規層面推動RWA發展。監管上,發行方需獲牌照並設立本地實體,儲備資產需高流動性並交由持牌信托托管,確保透明度和安全性。合規上,穩定幣將RWA結算週期縮短至秒級,跨鏈交易免受價值波動風險,資產可驗證、可追蹤,符合央行標準,便於審計和稅務計算。穩定幣爲RWA提供高效、透明的交易環境,促進數字資產發行和流通。
RWA在香港Web3生態中的作用與優勢發揮
有觀點認爲,RWA概念目前存在較多弊端,詐騙案例顯著增加。然而,RWA結合實際資產有一定意義,特別是在香港"一國兩制"政策及虛擬貨幣合規立法背景下,吸引了衆多加密項目和國際資源。當前監管尚不透明,詐騙問題突出,但這也是行業的紅利期。若香港能領先制定清晰監管框架,將吸引更多資金從西方流入東方,否則可能淪爲"追風者"。
香港推動RWA及Web3建設的角色和優勢
香港通過穩定幣發牌制度展現積極進展,目標是將傳統金融資產代幣化,通過區塊鏈技術提升交易效率與順暢性。香港證監會已爲代幣化金融產品提供合規支持,未來有望通過離岸人民幣穩定幣進一步打通國內資產的國際化交易。RWA市場需先完善一級市場發行,二級市場才能逐步發展。通過代幣化,香港可實現金融產品多元化銷售,增強全球競爭力。
香港穩定幣新規與RWA賽道:打造全球支付新基建
香港穩定幣新規以100%儲備和明確發牌機制爲核心,顯著提升監管清晰度,吸引傳統金融機構入場。新規降低監管不確定性,增強市場信任,助力跨境支付、DeFi和RWA市場拓展,但高合規成本限制中小機構參與。2024年Q2全球穩定幣轉帳量達4萬億美元,香港可借金融樞紐優勢吸引銀行及互聯網企業,惟短期受市場規模及美元穩定幣主導制約。多家巨頭已入監管沙盒,瞄準30-60萬億美元B2B電商支付賽道,挑戰傳統Swift系統。
RWA與穩定幣相輔相成,合規與生態多元化成關鍵
穩定幣新規推動RWA賽道加速,兩者相輔相成,奠定香港全球支付新基建基礎。穩定幣爲RWA提供高效結算,縮短融資週期,高盛預測10億美元穩定幣增長帶動3.2億美元RWA上鏈,2030年市場或達16萬億美元。RWA吸引場外資金,機構入場形成滾雪球效應,穩定幣降低合規成本,增強交易可行性。跨境監管協作是最大挑戰,公鏈上穩定幣流轉需應對多國執法要求。未來主導因素包括差異化盈利模式、發牌競爭及生態多元化。香港需克服技術與監管磨合,借助"一國兩制"優勢,打造穩定幣與RWA融合的全球金融新生態。
結語
香港憑藉穩定幣新規的清晰監管框架和"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吸引多家巨頭入局,瞄準萬億級跨境支付與資產代幣化市場,挑戰美元主導的金融格局。穩定幣與RWA相輔相成,爲傳統金融注入高效、透明的鏈上生態,助力人民幣國際化與全球資金流動。然而,高合規成本、跨境監管復雜性及市場培育週期仍需突破。香港若能加速立法創新、完善基礎設施並拓展多元化應用場景,將在Web3浪潮中從"追風者"轉型爲"造風者",引領全球金融數字化轉型新篇章,書寫數鏈未來的壯麗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