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旅人
vip
幣齡2.2年
最高等級7
用戶暫無簡介
看了最近 @anoma 的狀況
感覺 TGE 會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快來
測試網才剛玩不久27號就要結束了
DC身分也要加緊時間去爭取
一直以來我在 InFofi 的運氣不是很好
因此這一次 #Anoma# 如果能有個好的成績
我可能心裡真的會好過一點
嘴擼最高的獎金還是陽光普照的 Multipli (1400U)
但不是每個項目都跟它一樣格局
擼的最累最失望的是 @MemeX_MRC20
又創作又質押5-6000U的代幣結果只拿到120名 (800U)
其他只能到5U-10U的不勝枚舉
只能說我運氣不好吧
文章早早開寫卻不被識別
能怎麼辦?
一度也真是暴怒想要罵髒話去噴項目方
但後來想想還是算了
畢竟人家不給你就算罵了又如何?
輸出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一個項目
而是為了塑建個人IP及價值
問候項目方娘親還真不是我的風格
不如理性地去批判跟建議可能還比較好
有時候我也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不得其門而入
才會一次又一次的碰壁
後來才發現自己得失心太重了
因為抱著太大的期待所以才會有沉重的失落感
所以最近我開始學習做交易
研究低槓桿合約靠自己去獲得更多的收益
把輸出當成日常喝水
堅持產出一些比較有價值的文章
把日常收入跟文章輸出做一個相對的鵬恆
相信這樣的做法可以讓自己過得愜意一點
X一直都是充滿機會的平台
我相信努力堆疊自己的價值
就不會被嘴擼項目搞垮自己的心態
因為價值是自己賦予的
而不是項目
IP11.74%
KAITO8.94%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noma 近期推出了幾個應用,這些應用對於我們將帶來那些改變?
1. Anoma —— 隱私與互操作的基建
@anoma的最大特點是 intent-centric(意圖導向)架構,而不是傳統的交易導向。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改變了使用者跟區塊鏈互動的方式:
傳統鏈:你要明確執行一個動作(如 swap、轉帳)。
Anoma:你只要表達意圖(我想要 X 換成至少 Y),由協議與撮合器去完成。
這種設計意味著未來的 用戶體驗門檻大幅降低,同時因為內建隱私,能吸引需要高安全性、敏感交易的應用。
2. Anoma Pay —— 隱私支付革命
這裡的敘事焦點是 「跨鏈但無需橋接」,加上 零知識隱私。這兩點正好擊中目前加密支付的兩大痛點:
跨鏈支付體驗差(大部分還需要中心化中介或橋)。
支付隱私不足(USDT、USDC 轉帳全世界都能看)。
如果 @AnomaPay 真能做到「支付體驗像 Web2 一樣簡單,但有隱私 + 跨鏈」,對於Payfi 來說那會是一個非常強的敘事點。
3. SullySwap —— 意圖驅動的 DEX
@sullyswap 的角色是把 Anoma 的 intent 設計落地在 交易場景。這裡的賣點在於:
使用者只要提出「最低可接受交換比例」,不用處理技術細節。
系統自動尋找最優流動性池,降低成本。
交易過程隱私化,避免被 MEV(礦工抽水、搶跑)。
這意味著 Sully
SWAP-0.69%
USDC-0.01%
DEFI0.3%
DAPP2.69%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Anoma 近期推出了幾個應用,這些應用對於我們將帶來那些改變?
1. Anoma —— 隱私與互操作的基建
@anoma 的最大特點是 intent-centric(意圖導向)架構,而不是傳統的交易導向。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它改變了使用者跟區塊鏈互動的方式:
傳統鏈:你要明確執行一個動作(如 swap、轉帳)。
Anoma:你只要表達意圖(我想要 X 換成至少 Y),由協議與撮合器去完成。
這種設計意味著未來的 用戶體驗門檻大幅降低,同時因為內建隱私,能吸引需要高安全性、敏感交易的應用。
2. Anoma Pay —— 隱私支付革命
這裡的敘事焦點是 「跨鏈但無需橋接」,加上 零知識隱私。這兩點正好擊中目前加密支付的兩大痛點:
跨鏈支付體驗差(大部分還需要中心化中介或橋)。
支付隱私不足(USDT、USDC 轉帳全世界都能看)。
如果 @AnomaPay 真能做到「支付體驗像 Web2 一樣簡單,但有隱私 + 跨鏈」,對於Payfi 來說那會是一個非常強的敘事點。
3. SullySwap —— 意圖驅動的 DEX
@sullyswap 的角色是把 Anoma 的 intent 設計落地在 交易場景。這裡的賣點在於:
使用者只要提出「最低可接受交換比例」,不用處理技術細節。
系統自動尋找最優流動性池,降低成本。
交易過程隱私化,避免被 MEV(礦工抽水、搶跑)。
這意味著
SWAP-0.69%
USDC-0.01%
DEFI0.3%
DAPP2.69%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AXIAGUA1 @campnetworkxyz 恭喜西瓜哥進前20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看到謝孟恭與芒果派對成立「肖楠資本」的新聞
身為玩家,也是一個長期研究遊戲產業的人,我對這件事特別有感。
台灣幾乎沒有專門投資遊戲的創投,更少有像肖楠資本這樣,不是從市場報告或財務模型起步,而是因為一款遊戲——《活俠傳》。
1. 從《活俠傳》到資本行動
我完全能理解謝孟恭的「電子陽痿」——那種愛玩遊戲卻提不起勁的倦怠。直到遇到一款作品,讓你廢寢忘食,才記起遊戲的魅力。
他沒有開會評估 ROI,也沒有做盡調,而是直接私訊團隊要資助。對玩家來說很浪漫,對產業來說很罕見。
2. 常青基金的長跑價值
肖楠資本採用 Evergreen Fund(常青基金)模式,沒有 7-10 年的退出壓力,能和團隊一起跑長線。
作為玩家,我知道這是遊戲產業最需要的結構——很多優秀作品需要 4-6 年完成,短期回報只會逼團隊提早上市或砍內容。
3. 台灣遊戲的資金困境
文策院數據很直接:88% 獨立遊戲靠自有資金營運,只有不到 4% 接受創投。這背後是三個結構性問題:
✅投資人看不懂遊戲
✅團隊不習慣募資
✅市場不相信遊戲投資
這讓很多有實力的團隊,因資金缺口被迫妥協甚至放棄。
4. 為什麼是現在
我同意謝孟恭說的「聞到起飛的味道」。
AI 工具已經能降低美術、關卡、敘事等開發成本,中小型團隊的生存線被拉低。
如果此時有資本進場,幫助團隊把遊戲做滿,而不是為了活下去砍一半內容,這是一次結構性翻轉的機會。
IP11.74%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各位 @anoma 測試網的朋友 S.H.R.I.M.P Game 上線啦
20 秒計時,線的速度快到比我腦袋還快
每日上限:2000 分
⚪ 50 | 🔵 100 | 🔴 200 | 🟡 300
各位覺得 #Anoma# 是不是該把線速調慢一點,才比較好抓?
測試網上的東西一也越來越來豐富了
獲取分數的管道也越來越多
只是分數還是很難前進
而且項目方好像對蝦子情有獨鍾...
#KAITO @KaitoAI
KAITO8.94%
post-image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原本我已經沒有關注 @JoinSapien 了。
當初看到 @cookiedotfun 那波雷 —— 獎勵規則說變就變,想說上面的項目不關注也罷。
但沒想到現在居然搭上 @KaitoAI ,而且獎勵制度這次看起來比較明確:
1⃣前 10 名每週分 1000 USDC
2⃣玩遊戲訓練 AI、賺積分、兌代幣
3⃣創作者還能拿額外空投 任務是讓 AGI 更聰明,你自己也順便賺到錢
另外,Sapien 還聯手 @SentientAGI ,想搞一個「去中心化的 AGI 標準」,主打用戶掌握自己數據,未來 AI 訓練都是建立在你授權的資料上,講好聽是開源協作,講實在點就是在打造一個 Web3 AGI 平台。
排行榜還看不到,但如果你想卡位,現在還來得及,畢竟 @KaitoAI 上的項目比較也保障,對於嘴擼賽道的人來說獎勵也比較明確。
就拿之前 @SuccinctLabs 來說,我之前只花 10U 玩 2048 而且還是在改版前二個星期才使用邀請碼玩,也有 280 $PROVE (約344U)
像是 @campnetworkxyz @anoma @OpenledgerHQ @TheoriqAI @MemeX_MRC20 給予的獎勵與激勵機制都誘人。
我想這就是 @KaitoAI 穩站 InfoFi 的龍頭的原因,在 WEB3 信譽大於一切!
#KAITO
USDC-0.01%
AGI5.61%
PROVE3.44%
KAITO8.94%
post-image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ff519891vip:
衝就完了💪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