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跨链协议的安全隐患与去中心化挑战

跨链协议的安全性挑战与LayerZero的局限

近年来,跨链协议的安全事件频发,造成的损失规模巨大,甚至超过了以太坊扩容方案所带来的问题。这凸显了解决跨链协议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由于大众对这些协议的认知有限,难以准确评估其安全等级。

在众多跨链解决方案中,LayerZero采用了一种看似简单的架构设计。它通过Relayer执行链间通信,并由Oracle进行监督。这种设计省去了传统的第三条链共识过程,为用户提供了快速跨链体验。然而,这种简化的架构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首先,LayerZero将多节点验证简化为单一Oracle验证,显著降低了安全系数。其次,这种模式建立在Relayer和Oracle相互独立的假设之上,但这种信任假设难以永久保持,不符合加密原生的理念,无法从根本上防止合谋作恶。

有观点认为,开放Relayer接入可能解决这些问题。然而,增加运行者数量并不等同于去中心化,这只是使系统变得无许可,而非提高其安全性。LayerZero的Relayer本质上仍是一个受信任的第三方,与Oracle类似。

更重要的是,LayerZero并不为应用的安全负责。如果一个使用LayerZero的项目允许修改配置节点,攻击者可能会替换为自己的节点,从而伪造消息。这种潜在风险在复杂场景下可能会更加严重。

从本质上讲,LayerZero更像是一个中间件(Middleware),而非真正的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它无法为生态项目提供统一的安全保障,这与传统的基础设施有本质区别。

一些安全团队已经指出了LayerZero的潜在漏洞。例如,如果恶意行为者获得了LayerZero配置的访问权限,他们可能会操纵系统,导致资金被盗。另外,LayerZero的中继器也被发现存在关键漏洞,可能被内部人员或已知身份的团队成员利用。

回顾比特币白皮书,我们可以看到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的核心理念。然而,LayerZero的设计似乎与这些原则相悖。它要求用户信任Relayer、Oracle以及使用LayerZero构建应用的开发者,同时参与多重签名的主体也是预先安排的特权角色。更重要的是,LayerZero的跨链过程中没有生成任何欺诈证明或有效性证明,更不用说将这些证明上链并进行验证。

因此,尽管LayerZero自称为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但实际上它并不完全符合"中本聪共识"的核心原则。如果一个跨链协议无法实现真正的去中心化安全,那么无论其融资规模多大、用户流量多高,最终都可能因为抗攻击能力不足而失败。

为什么说LayerZero是伪去中心化跨链协议?

在构建真正去中心化的跨链协议方面,业界仍需要进行更多探索和创新。例如,有观点提出可以考虑使用零知识证明等技术来提升跨链协议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然而,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首先需要正视现有方案的局限性,并持续追求符合区块链核心理念的解决方案。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AirdropHunter9000vip
· 07-12 08:34
安全性不容忽视
回复0
StableGeniusDegenvip
· 07-12 06:39
安全始终是痛点
回复0
薄饼吃不起vip
· 07-09 14:24
安全度换通用性
回复0
快乐矿工叔叔vip
· 07-09 14:22
安全就是生命线
回复0
HodlOrRegretvip
· 07-09 14:16
风险远大于收益
回复0
链上老中医vip
· 07-09 14:15
单点隐患很危险
回复0
MEV夹心饼干vip
· 07-09 14:13
不得不重视安全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