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Friend.Tech: Base生态最热SocialFi项目的崛起与挑战
代币化社交网络:Friend.Tech的兴起与未来挑战
Friend.Tech是一个基于Base生态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DeSo),允许用户通过购买和出售平台上其他用户的"股份(Share)"来实现社交网络的代币化。该项目于2023年8月11日以邀请码机制的beta版本发布,上线两天收入就超过50万美金,目前是Base生态中最热门的SocialFi项目。
根据数据面板显示,截至8月19日20:30,Friend.Tech在约10天时间里的交易量已超过1.1万ETH,独立用户超过3.9万,累积完成了超过51.8万笔交易。本文将深入探讨Friend.Tech的运作机制、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Friend.Tech的核心概念
Friend.Tech是一个将社交网络与Twitter强绑定的DApp。用户可以通过Base链上的以太坊购买和出售平台上任意用户的"股份"。拥有某个用户的股份将被授权进入该用户的私人聊天室。这种机制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社交影响力获得收益,同时也可以参与到其他用户的社交价值中。
具体来说,具有影响力的用户(如KOL)可以发行自己个人IP的代币,粉丝通过购买这些代币进入KOL的私人社群。这一过程实现了KOL价值的货币化和用户社交价值的量化,本质上是对KOL影响力的投资。
Friend.Tech的运作机制
Friend.Tech将社交网络和代币经济相结合,用户可以通过买卖社交代币获得收益。这种模式不仅激励用户更加关注平台上的KOL,也鼓励用户通过创作内容成为KOL,从而提高社交网络的质量和效率。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加入某个群组,可以是有影响力的KOL群组,也可以是认为有潜力的新兴群组。通过支付群组对应的底价获取股份,即可加入对应群组。这种投资行为往往发生在早期,投资者会选择购买更多他们认为有潜力的群组股份。如果要退出某个群组,用户可以出售所拥有的群组股份。
Friend.Tech的商业模式
Friend.Tech的核心商业模式围绕着用户社交代币的交易展开。随着某个群组的人数增长,群股份总量增加,每个群组股份的底价也随之上涨。然而,这些"股份"的价值是会波动的,取决于群组的吸引力和用户参与度。
在交易过程中,Friend.Tech对每笔交易收取10%的费用,其中5%分配给正在交易的股份持有者,剩下的5%作为平台收入。此外,Friend.Tech还采用了积分激励机制,计划在未来6个月的测试期间分发共计1亿积分,以此吸引和留住用户。
Friend.Tech面临的挑战
尽管Friend.Tech自上线以来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但该平台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潜在法律风险:由于平台本质上涉及粉丝代币发行和炒作,可能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面临法律风险。
使用门槛较高:随着热门群组股份底价的快速上涨,后来加入的用户面临较高的参与成本,这可能会劝退大量潜在用户。
流动性问题:虽然平台给予用户交易自由,但由于后期用户加入成本较高,整体用户规模可能受限,从而影响流动性。
信息透明度不足:目前平台缺乏详细的项目信息,如路线图、创始人背景或白皮书等Web3项目常见信息。
隐私和安全问题:由于涉及个人社交数据,平台需要更加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
结语
SocialFi领域一直备受关注,但至今尚未出现真正的龙头项目。Friend.Tech的火爆为"Web3社交"概念带来了新的热度,但其能否成为行业龙头,还是昙花一现,仍需时间验证。未来,Friend.Tech需要解决诸多挑战,包括降低使用门槛、提高流动性、增强信息透明度,以及应对潜在的法律和隐私问题。同时,如何在金融属性和社交属性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其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